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发育过程中的番茄种子干物质重量达最大值时开始具有发芽能力。种子抗脱水能力的形成与种子生理脱水以及胚乳由乳状转变为固态状呈明显的正相关。聚乙二醇常法处理对提高种子活力有明显的短期效应,但也明显加速种子的劣变;而鲜湿渗控处理的效果与其相似,但种子的寿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香荚兰种子的无菌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是兰科、香荚兰属植物,主产于湿热地区。香荚兰的果实是国际上重要的食用香料的原料。大约在1960年,我国引入香荚兰试栽。生产上,通常用扦插法繁殖;但如用种子繁殖,虽然结实较晚(约7至8年开始结实,较扦插苗晚4—5年),但结实期长,盛产期可维持约15年。而且,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要用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3.
小麦抗穗发芽生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近年来小麦抗穗发芽生理研究的进展,包括温度、水分、穗部及籽粒性状,酶、激素和发芽抑制物等因素对穗发芽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蓝藻周围存在伴生细菌,伴生细菌与蓝藻具有复杂的作用关系。【目的】研究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对聚球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聚球藻伴生细菌多样性;平板划线法纯化聚球藻伴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对其种属关系进行确定;通过聚球藻和不同浓度伴生细菌共培养测定其叶绿素a浓度,分析伴生细菌对聚球藻生长的影响;采用种子发芽试验验证伴生细菌促生功能。【结果】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优势菌属为产卟啉杆菌属(Porphyr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水单胞菌属(Aquimonas)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从聚球藻分离获得了两株伴生细菌JQ1和JQ2,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其分别属于Rhizobium和Peribacillus,通过在聚球藻与不同浓度伴生细菌共培养及水稻发芽试验验证,证明伴生细菌JQ1和JQ2在菌藻比例分别为5:1和15:1时具有促生作用,都对增强秧苗素质和根系发育有一定影响但JQ2与JQ1相比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结论】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JQ1和JQ2在适宜的浓度均可显著促进聚球...  相似文献   
5.
促进檀香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应兰  陈福莲   《广西植物》1996,16(3):278-282
本文讨论了破除檀香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缩短发芽期的方法,采用多因子试验,发现用1000mg/LGA处理檀香种子,播后一个月发芽率可高达80%左右,有效地解决了檀香种子发芽期长,发芽不整齐和发芽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后大蒜鳞茎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后大蒜鳞茎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贮藏技术刘淑娴,李月标,陈芳,张东林,蒋跃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摘要大蒜鳞茎在室温下贮藏2个月后,胚芽开始生长.随着胚芽生长,呼吸速率、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高;而可溶性糖和干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与脱落酸对番茄种子萌发中细胞周期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细胞流检仪检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GA-缺陷型、ABA-缺陷型和相应的正常品种(野生型)成熟种子胚根尖细胞倍性水平时发现:GA-缺陷型和野生型种子绝大多数细胞DNA 水平为2C,而ABA-缺陷型种子则含有较多的4C细胞。在标准发芽条件下,ABA-缺陷型和野生型种子浸种1 d 后胚根尖细胞DNA 开始复制,随后胚根突破种皮而发芽。然而GA-缺陷型种子除非加入外源GA,否则既不发生细胞DNA 复制,也不发芽。这说明内源GA 是启动番茄种子胚根尖细胞DNA 复制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说明番茄根尖细胞DNA 复制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实验证明:ABA 不抑制细胞DNA 合成,但阻止G2 细胞进入到M 期。外源ABA处理野生型种子与渗控处理结果相似,可以大幅度提高胚根尖4C/2C细胞的比例,但抑制种子的最终发芽  相似文献   
8.
干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cv. Moneym aker)种子浸种吸水有明显的3 个阶段,尽管种子不同部分吸水的速度不一样,但整粒种子需10~12 h 才能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吸水。胚乳对种胚伸长和生长的机械压力明显阻碍种胚的吸水,即使在第二阶段整个种子水势与浸种溶液基本达到水分平衡时,种胚的水势仍然低于整个种子水势0.6~0.9 MPa。发芽过程中GA 和ABA不直接影响番茄种子吸水。番茄种胚水势与含水量的关系呈幂指数的正相关。无论在浸种还是渗控处理过程中,番茄种胚压力势的总变化趋势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当归果翅对其种子吸水及发芽进程的影响,旨在为当归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当归的双悬果果实和去翅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千粒重、含水量、体积、容重和吸水率进行测定,并在自然室温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①当归双悬果去除果翅后,其千粒重减少了46.87%(P<0.01),体积减少了90.78%(P<0.01),容重增加了475.92%(P<0.01),含水量增加了20.15%(P<0.05);②当归果翅抑制了种子吸水吸胀的能力,果翅去除后能在2.48 h内进入稳定期,较去翅前提前了3.38 h,且吸水过程符合逻辑斯蒂方程;③当归果翅对种子发芽具有显著影响,果翅去除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未去翅种子分别提高了256.7%、12.28%和27.77%,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当归双悬果去除果翅后,减小了种子体积和重量,并促进了种子吸水吸胀能力,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质量。建议在生产中以去翅种子作为播种材料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0.
有色大麦种质芽期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份有色大麦种质为试材,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结合两个颜色指标YU(颜色亮度和浓度)进行芽期的耐盐性鉴定,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有色大麦材料进行多指标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盐胁迫响应最为敏感,芽长和根长对盐胁迫响应较为迟钝;粒色亮度与耐盐性综合评价F值呈显著负相关;粒色浓度与耐盐性综合评价F值呈显著正相关;综合指标F值相关分析表明,颜色越深,耐盐性越强;用综合指标F值,可将44份有色大麦分为4类,其中强耐盐材料包括XZDM-1401、XZDM-1404、XZDM-1543、XZDM-1546等4份,中等耐盐性包括XZDM-926、XZDM-957、XZDM-972等16份,弱耐盐性包括XZDM-815、XZDM-1606、XZDM-1030等12份,敏盐性包括XZDM-973、XZDM-1042、XZDM-1318等12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