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7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海河  白冰  李宁  潘扬  鲁长虎 《生态学报》2013,33(1):110-119
喀斯特森林的生态环境较其他类型的森林更为脆弱.由于抗干扰和恢复能力低,喀斯特森林中种子扩散对维持植物种群的续存与更新具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猴以叶为主要食物,果实是仅列其后的第二大食物资源.对分布于喀斯特生境的叶猴来说,它们对果实的取食具有潜在的种子传播作用.基于此,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越南广平的风芽-格邦国家自然公园,通过实地跟踪观察结合粪便收集调查了河静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hatinhensis)对果实的选择及其对种子的潜在扩散作用.河静黑叶猴全年共采食果实类食物38科131种,取食的果实种类和取食高峰持续期均高于其他地区黑叶猴对果实的取食.这得益于当地原始雨林中丰富的果实食物资源.河静黑叶猴对果实种类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0.3<S112种果实<0.3),果实资源的可获得性亦不影响其对果实的取食频次(r=-0.13,P=0.15>0.05),在雨季的果实食物种类和取食强度上均高于旱季(z=-2.903,P=0.02<0.05).在果实性状的选择上,河静黑叶猴对处理难度较小的浆果和核果(两种类型的果实共106种,占80.9%)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更多地选择黄色(46种)、红色(29种)和绿色(14种)(三种颜色的果实占果实种类的68.7%),重量多为5 g以上较大的果实(共104种,占果实种类的79.4%),更多地选择果实内仅有1-2颗种子的果实.河静黑叶猴多吞食直径小于3 cm的种子,在猴群的粪便中发现了85种果实的种子,尤以肉质的浆果和核果最多,如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柿叶青梅(Vatica diospyroide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最远传播距离可达397 m.对其他的果实,则以吐出或丢弃的方式短距离传播,多集中在6-20 m范围.河静黑叶猴是一些果实较大或果皮较硬的植物重要的潜在扩散媒介,因为此类种子不能依靠鸟类吞食传播,如水浦桃(Syzygium jambos)、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和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等.河静黑叶猴一年中在雨季的夏秋两季(8-12月)对果实的取食强度达到高峰,这期间每月在猴群粪便中发现的种子数量均超过1000.结果反映出河静黑叶猴对喀斯特森林中的果实植物种子有潜在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8日~12月28日和2006年3月8日~5月8日对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境内淮河入洪泽湖河口处(33°06′~33°07′N,118°29′~118°30′E)雁鸭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生境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河道和鱼塘生境分别设置了2个和4个样带(方),共统计到雁鸭类6属18种。与历史记录相比,雁鸭类种类明显减少。11~12月记录到雁鸭类5属12种,优势种为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翅鸭(A.crecca)、花脸鸭(A.formosa)和绿头鸭(A.platyrhynchos);2006年3~5月记录到雁鸭类3属8种,优势种为绿翅鸭、白眉鸭(A.querquedula)和斑嘴鸭。研究区域内,11~12月河道与鱼塘生境分布的雁鸭类种类和数量差异均显著,鱼塘生境分布的雁鸭类种类多、数量大,而3~5月河道与鱼塘生境分布的雁鸭类种类差异不明显,数量差异显著,河道生境分布的雁鸭类数量较大。人类活动引起的隐蔽场所和食物资源的变化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生境斑块化对食果鸟类的移动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格局和效率。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南方山区多因人为干扰而呈斑块状分布。2011年,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以分布于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生态园中南方红豆杉种群为对象,研究斑块生境中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和传播行为,并评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的传播效率。结果发现:南方红豆杉源斑块共吸引22种食果鸟类取食红豆杉种子,并与13种鸟类形成了种子传播关系。不同年间,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都是植物的主要传播鸟类,而其他鸟类传播者种类具有一定的年间变化。生境斑块化导致专性鸟类黑短脚鹎和泛性鸟类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种子传播效率差异。与红嘴蓝鹊相比,黑短脚鹎飞行的平均距离较短((16.3±11.0)m,Mean±SD,n=125),传播距离相对较近;且它们取食后偏好在源斑块中活动,喜栖息在同种成树、甜楮(Castanopsis eyrei)及其他阔叶树等栖树上。红嘴蓝鹊取食后常在斑块间移动,常停歇在同种成树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上,传播距离相对较远((24.9±20.0)m,Mean±SD,n=95)。空间一致性结果表明,黑短脚鹎移动距离对幼苗更新距离的空间一致性程度高;而红嘴蓝鹊偏好生境与幼苗更新生境一致性程度高。结果表明,斑块生境中植物能与专性鸟类、泛性鸟类之间形成种子传播互惠关系,且种子传播效率受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传播距离和传播生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周边区域内的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进行观察,采用活动强度指数分析其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探讨月相和环境因子对其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内帚尾豪猪的活动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t=4. 666,df=23,P=0. 001),活动峰值出现在20:00~21:00和05:00~06:00;夜间主要以移动(63. 2%)和觅食(23. 6%)为主。帚尾豪猪各月份间的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差异(t=8. 581,df=11,P=0. 001),旱、雨季间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Z=-2. 166,P=0. 03)。各月相间帚尾豪猪出现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χ~2=5. 00,df=1,P=0. 025),以新月期和满月期活动最为频繁,上弦月活动最少。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动强度指数与月降雨量、月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R^2=0. 440,R^2=0. 435,R^2=0. 457)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帚尾豪猪最适的活动温区为10℃~26℃。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帚尾豪猪在弄岗保护区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有助于后期理解栖息地和气候变化对其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中碳分布及其转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研究了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带生物量碳库、凋落物碳库、土壤有机碳库(SOM)及其活泼性、有机碳分解速率、土壤中CO2浓度和土壤呼吸CO2排放,表明岩溶系统中丰富的碳库提供了系统中CO2的来源,并用D13C证实春夏岩溶活跃季节中岩溶输出C约60%来自土壤CO2.由此认为,驱动岩溶作用的CO2并非直接来自大气CO2,而是大气-植物-土壤-水碳素转移的结果,因而揭示了土壤作为碳环境地球化学界面对于表生带岩溶作用的驱动意义.  相似文献   
6.
圈养草食性野生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堆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处理耗时耗力。如果能筛选、利用粪食性金龟对草食性野生动物粪便进行处理,无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9年8和9月,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3种圈养草食性野生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黇鹿(Dama dama)和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的新鲜粪便为诱饵,在南京紫金山研究了粪便对粪食性金龟的引诱效果。本实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采用更换陷阱法,第2阶段采用放置陷阱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粪食性金龟诱捕数量进行检验。第1阶段更换陷阱法共引诱采集粪食性金龟4 597头,隶属于1科5属7种,优势种为中华嗡蜣螂(Onthophagus sinicus)和短亮凯蜣螂(Caccobius brevis),占总捕获量的比例分别为48.79%和30.95%。第2阶段放置陷阱法共引诱采集粪食性金龟3 512头,同样隶属于1科5属7种,物种与阶段1实验结果相同。粪食性金龟对3种野生动物粪便显示多食性特征,在3种粪便中取食活动的有效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 d内,活动时间较...  相似文献   
7.
8.
星鸦的贮食行为及其对红松种子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鲁长虎 《动物学报》2002,48(3):317-321
1994-1998年秋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对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的贮食行为及具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子的传播作用进行了研究,星鸦在秋季至翌年早春主要以红松种子为食,偶食浆果。秋季种子成熟时,星鸦在取食的同时储藏大量种子作为冬季和早春的食物,这些种子中未被完全吃掉的遗留部分在第三年春天即可发芽,在地上取食部分种子后,星鸦通常储存30-50粒于舌下囊中,飞行2-5km后,将种子埋藏在土层下2.5-3.5cm深处,每个贮点从为2-4粒,贮点生境主要有8种:林缘(路边)、保护区周围空阔地、人工落叶松林、人工自冷杉林、人工红松林、人工红皮云杉林、天然更新的杨桦林和天然原始红松阔叶林(母树林)。星鸦每天至少搬运种子10次,达400粒。一个贮藏季节一只星鸦可贮藏至少16000粒种子,对红松1年生和2年生幼苗调查表明,幼苗在上述8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并且在人工落叶林、天然更新杨桦林和母树林下有幼树分布,因此星雅能有效地扩散红松种子,有利于红松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提出3点修改意见,涉及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ⅢA)的北、东、西边界。①大兴安岭亚区(IA)南界应伸达中蒙边界,ⅢA被分隔成互不连结的南、北两部分。②辽西山地划属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ⅡB),以北努鲁儿虎山脉北坡山脚与ⅢA分界,东以医巫闾山-大凌河口一线与松辽平原亚区(IC)为界。③东部草原亚区与西部荒漠亚区(ⅢB)之间改以贺兰山西坡山脚为界。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3月3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老山九峰寺附近(118°89'21"E,31°32'75"N)发现1只在林间地面活动的鸫类,并拍摄照片(图1a)。所拍摄的个体上体灰褐色,眉纹、颈侧、喉及胸为红褐色,腹部和尾下覆羽为白色,根据相关资料(约翰·马敬能等2000)鉴定为赤颈鸫(Turdus ruficollis)雄性个体。2015年11月11日再次于南京老山发现赤颈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