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1.
细胞癌基因(c-onc)与细胞增殖的调节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早在1985年Macara就提出癌基因调节细胞增殖的模型,认为c-myc是在细胞增殖早期参与作用的“获能基因”。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癌基因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唯其细节尚待进一步阐明和证实,至今c-myc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仍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正常人外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PHA刺激对淋巴细胞DNA修复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以254nm波长的UV照射细胞(30J/m~2)引起DNA损伤,以[~3H]-TdR掺入实验测定非程序DNA合成,用超微量法测定细胞的NAD~+含量,并以[~(35)S]-蛋氨酸掺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术测定蛋白质生物合成,其结果如下: (1)在被PHA转化的淋巴细胞内非程序DNA合成,随PHA刺激的时间加长而增高;PHA处理淋巴细胞42小时,合成的速率约增加4倍;(2)在转化的淋巴细胞内,非程序DNA合成及程序DNA合成都被N-乙基马来酰亚胺(一种DNA聚合酶α的抑制剂)抑制,表明在DNA修复过程中DNA聚合酶α可代替DNA聚合酶β发挥作用; (3)UV照射后,被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内NAD~+含量大约减少43.2%,而对照淋巴细胞内NAD~+的含量只减少25%,似乎说明PHA刺激能促进淋巴细胞内的P-ADP-核糖化作用;(4)在受PHA刺激72小时的淋巴细胞内有多种蛋白质合成,这些细胞在UV照射后以含10μg/ml嘌呤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则非程序DNA合成被明显抑制(P<0.01),这提示DNA修复是一需要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此外,在受UV照射后10-45小时的淋巴细胞内,诱导产生一种分子量大约34000道尔顿的蛋白质。 上述结果表明,当PHA使淋巴细胞从静止状态转化为增殖状态时,有多种酶被诱导。由于这些酶,如DNA聚合酶α及P-ADP-核糖聚合  相似文献   
3.
早在三十年前就发现某些化学物质或电离辐射造成DNA损伤时,细胞内NAD~+含量减少.现在证明,NAD~+除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外,还作为多-ADP-核糖合成酶的底物,用以合成多-ADP-核糖,从而修饰核蛋白发挥生物效应,如参与DNA的复制及修复等.多-ADP-核糖合成酶的活性是DNA依赖的,而且和DNA链上的切口数有关,但多-ADP-核糖基化和DNA修复过程中的哪些反应步骤有关,目前尚无定论. 本文以人淋巴细胞为材料,紫外线(UV)照射造成DNA损伤,研究多-ADP-核糖基化  相似文献   
4.
人白介素—3基因表达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h-IL-3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结果:(1)人静止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几乎不表达IL-3mRNA,但丝裂原PHA的刺激后则诱导IL-3mRNA表达,TPA与PHA联合处理,使IL-3mRNA的蓄积进一步增加,但TPA单独不足以诱导IL-3mRNA蓄积;(2)A23187/TPA能代替PHA/TPA的刺激,并直接诱导IL-3mRNA表达;(3)TREODN处理则显著抑制PHA/TPA诱导的IL-3m  相似文献   
5.
早在三十年前就发现某些化学物质或电离辐射造成DNA损伤时,细胞内NAD~ 含量减少。现在证明,NAD~ 除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外,还作为多-ADP-核糖合成酶的底物,用以合成多-ADP-核糖,从而修饰核蛋白发挥生物效应,如参与DNA的复制及修复等。多-ADP-核糖合成酶的活性是DNA依赖的,而且和DNA链上的切口数有关,但多-ADP-核糖基化和DNA修复过程中的哪些反应步骤有关,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以人淋巴细胞为材料,紫外线(UV)照射造成DNA损伤,研究多-ADP-核糖基化  相似文献   
6.
鉴定分离到的微需氧菌为螺旋杆菌,并对该菌进行分型。小鼠皮下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使其免疫抑制,取小鼠肠内容物培养,对分离到的细菌,经油镜,电镜观察,然后提取细菌DNA,用根据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sp.)rRNA保守区设计的引物P7/P8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MboI,HhaI,XspI内切酶酶切,酶切产物用10%PAGE分析。再用根据螺旋杆菌胆型(H.bilis)rRNA设计特异引物P7/Pb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分析。最后。将该细菌在Scid小鼠上作动物感染。细菌在油镜下呈鸟翼状,电镜下观察到双极鞭毛。无周质纤毛。引物P7/P8扩增出374bp的特异带,此片段能分别被MboI,HhaI,Zsp内切酶酶切,引物P7/Pb扩增出364bp的条带,测得的DNA序列中存在MboI,HhaI,Xsp内切酶酶切。引物P7/Pb扩增出364bp的条带,测得的DNA序列中存在MboI,HhaI,XspI的内切位点,与文献中H.bilis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7.5%。动物感染试验符合Koch准则。分离到的细菌确为胆型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7.
鉴定分离到的微需氧菌为螺旋杆菌,并对该菌进行分型。小鼠皮下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使其免疫抑制,取小鼠肠内容物培养,对分离到的细菌,经油镜、电镜观察。然后提取细菌DNA,用根据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sp.)rRNA保守区设计的引物P7/P8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MboI、HhaI、XspI内切酶酶切,酶切产物用10%PAGE分析。再用根据螺旋杆菌胆型(H. bilis)rRNA设计特异引物P7/Pb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分析。最后,将该细菌在Scid小鼠上作动物感染。细菌在油镜下呈鸟翼状,电镜下观察到双极鞭毛,无周质纤毛。引物P7/P8扩增出374bp的特异带,此片段能分别被MboI、HhaI、Xsp内切酶酶切。引物P7/Pb扩增出364bp的条带,测得的DNA序列中存在MboI、HhaI、XspI的内切位点,与文献中H.bilis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7.5%。动物感染试验符合Koch准则。分离到的细菌确为胆型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8.
两种末端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α-32P]-dATP 和 [γ-32P]-ATP分别对寡聚核苷酸的3’-末端及5’-末端进行标记,研究这两种标记方法的技术途径,并结合斑点杂交,比较这两种末端标记的探针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表明:[α-32P]-dATP虽可在寡聚核苷酸的3’-OH末端标上多个[32P]-dAMP分子,但所得标记探针的杂交灵敏度及杂交体的稳定性均不及[γ-32P]-ATP标记5’-末端制备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因此,当实验需要极高灵敏度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时,以选择[γ-32P]-ATP标记其5’-末端为宜。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h-IL-3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结果:(1)人静止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几乎不表达IL-3mRNA,但受丝裂原PHA的刺激后则诱导IL-3mRNA表达,TPA与PHA联合处理,使IL-3mRNA的蓄积进一步增加,但TPA单独不足以诱导IL-3mRNA蓄积;(2)A23187/TPA能代替PHA/TPA的刺激,并直接诱导IL-3mRNA表达;(3)TREODN处理则显著抑制PHA/TPA诱导的IL-3mRNA表达。这些结果揭示:h-IL-3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被调节,而且是可诱导的,诱导h-IL-3基因表达、需要Ca2+依赖及PKC依赖的两个信息转导系统,Fos蛋白是反式激活IL-3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KC依赖的转导系统,可能与IL-3mRNA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