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7月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大雪山风景区乌岭沟东北(27°53′N,104°45′E,海拔1 380 m)采集到2号角蟾科(Megophryidae)布角蟾属(Boulenophrys)物种标本(标本号:WG202107005和WG202107006)。通过形态学比较并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2号标本是黔北角蟾(B. qianbeiensis)。目前,已知黔北角蟾分布于贵州省桐梓县黄连自然保护区和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次在四川宜宾发现黔北角蟾确定为四川省两栖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患者行游离保留SMAS术后的复发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游离保留SMAS联合全腮腺切除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腮腺肿瘤患者预后复发及预后存活情况的亚组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计算腮腺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AJCC临床分期差异显著(P<0.05);预后死亡和预后存活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死亡和预后存活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AJCC临床分期和复发情况差异显著(P<0.05);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复发、AJCC临床分期与腮腺肿瘤患者预后存活情况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复发、AJCC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相关因素是导致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早期可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种子库动态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土壤种子库中共有46种植物的种子,属于17个科。其中菊科植物最多,达11种;其次为藜科,7种;禾本科7种;豆科4种。既是现有植被组分种,其种子又存在于种子库中的,占总种数的33.3% 。油蒿(Artem isia ordos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种子产量为545±676.73粒/m 2、6.67±13.74粒/m 2、0.032±2.43×10- 3粒/m 2。油蒿在植株上成熟时不受虫害,而花棒、柠条的种子受害比例分别为31.92% 和83.29% 。在最适埋藏深度下,油蒿、柠条、花棒种子的累积发芽率分别可达78.3% 、85.0% 和66.7% ;萌发速度:油蒿> 柠条> 花棒。根据种子库动态分析和植被调查结果可初步预测: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的演替趋向将是灌木以油蒿为主,草本以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小画眉草(Eragrostispoaeoides)为主的群落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兼性厌氧、发酵多种碳源产乳酸的重要工业微生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学品的生产当中。随着乳酸菌工业化应用范畴的不断拓展,乳酸菌生理生化特性、酸耐受特性,代谢途径及产酸调控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建立稳定、高效的乳酸菌基因编辑方法,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来解析代谢关键基因及基因网络的功能,调控代谢途径,十分必要。对乳酸菌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乳酸菌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1岁,确诊肺结节病、口服糖皮质激素7月,双手背及腕部红色斑块3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棘层增厚,真皮浅、中层中性粒细胞、淋巴、组织细胞、浆细胞、多核巨细胞混合性浸润,可见散在双轮廓厚壁酵母样结构。六铵银染色见不规则肿胀菌丝及酵母样厚壁孢子。真菌培养见棕/灰褐色菌落,镜下见棕色分隔孢子。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e。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d,联合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2次/d,连续用药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王刚  胡蓉  舒平  杨璐舟  刘尧  黄丽 《生物磁学》2013,(36):7112-71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OP、ACD及AL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IOP与C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该组治疗前后AL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平均模式标准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为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进行大〖JP2〗田试验,研究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下3种施氮量(N0、N1、N2)和两种施氮方式(F1、F2)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利用对施氮水平运筹的响应基本一致,但对施氮方式运筹响应呈现不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也随之升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穗部干物质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免〖JP〗耕和常耕下,重施穗肥有利于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产量响应表现相反,免耕下重施穗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而常耕下重施基蘖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小桐子果壳的杀虫活性物质,以小桐子果壳乙醇粗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相为实验材料,对其采用硅胶柱反复柱层析,同时对各阶段分离产物进行活性追踪,筛选出具有杀虫作用的活性部位WD1,最后采用HPLC MS分析,初步鉴定出活性部位主体成分。结果表明,WD1活性组分在浓度为8 g?L 1时,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的24 h(72 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显示出极高的毒杀活性。通过对WD1进行HPLC MS分析,鉴定了含量较高的7个化合物,为总量的80.72%,初步鉴定为2a,3a,24 三羟基 12 20(30) 〖JP2〗二烯 28 乌索酸、环辛肽B、牡荆素、松香烷二萜、麻疯树酚酮A、Curcusone A或Curcusone B。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海人酸(kainic acid,KA)所致癫痫(epilepsy,EP)小鼠海马Ste20蛋白激酵素(MST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ST3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小鼠,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侧脑室注射2μL(100 ng/μL)KA,分别于术后3、8、24 h收集动物标本以进行检测。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MST3 mRNA含量和MST3蛋白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化观察MST3在海马的表达分布与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内MST3mRNA的表达随时间持续升高,24 h达到高峰;MST3的蛋白表达也表现出同样的动态升高趋势;术后3~24 h的模型组海马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模型组MST3主要以海马齿状回、门回区、CA3区域表达增加为主,并且这些区域表达逐渐递增。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MST3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可能与神经元损伤造成的凋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提示MST3可能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