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新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HBeAg-GFP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BV的e抗原活性,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岳莉莉  齐义鹏 《病毒学报》1998,14(3):234-239
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新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HBeAg-GFP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BV的e抗原活性,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多管水母属A equoren v ictu ria 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 , 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亦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 使其在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质粒pS65T含有T7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突变型gfpS65T基因,经修饰后,在其中插入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使两基因同框成为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由于T7启动子的控制,高效表达了具有双功能(抗原性和发光性)的融合蛋白(GFP-HBeAg)。融合蛋白MW为52kDa,N端有6个组氨酸残基,因而用Ni金属螯合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诊断HBV的ELISA试剂盒检测了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并探讨了用其组装成新型免疫诊断试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用细菌/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HCV抗原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测定和荧光显微镜观查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CV的抗原活性,实现了用绿色荧光蛋白等分子标记抗原,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截短和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母Aequorea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GFP)是一种能发射强烈荧光的特殊蛋白质 ,其荧光的产生是由于内部第 6 5~ 6 7位的Ser -Tyr- 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生色基团的缘故 .Ser6 5→Thr(简称S6 5T)突变型的荧光强度较野生型GFP高出6倍 ,并且其激发波更长 ,肉眼可见发出的强烈荧光 .将 gfpS65TP基因从 3′端截短 36bp ,不影响GFPS65T的荧光特性 ,但当截短到 2 2 5bp时 ,几乎失去了荧光特性 .将HBVe抗原基因与突变型 gfpS65TP融合 ,发现其激发光谱又回复到野生型状态 .虽然其荧光强度与 gfpS65TP相似 ,但发射波谱变宽且肉眼不能观察 .若将表达这种融合蛋白的菌落在低温下存放数日 ,则又恢复了它肉眼可见的绿色荧光 .以上结果说明GFP的发光机制除与生色基团有关外 ,也与GFP分子的构象完整性和分子内微环境有关 ,野生型GFP与HCVCore抗原的融合也证实了这一点 .  相似文献   
7.
Luminescenceiscommoninavarietyofmarineinvertebrates.Manycnidariaemitgreenfluorescencewhenmechanicallydisturbed.Thegreenlightofcnidariaisduetotheprescenceof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1],whichhasbeencharacterized.TheGFPfromAequoreavictoria,aproteinof238ami…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1例为氟哌啶醇组,剩余31例为奥氮平组,比较两组服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周后氟哌啶醇组和奥氮平组的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ANSS总分,组间比较,治疗3周、6周后奥氮平组PANSS总分均低于氟哌啶醇组,并且同时段奥氮平组的减分率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啶醇组的心电图异常例数和静坐不能例数明显高于奥氮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39%,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治疗6周后TG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两组的BMI也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与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似,而奥氮平改善症状较好,同时对心脏影响小,但是比氟哌啶醇易引起TG和BMI的增高,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条件选择药物,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从多管水母属Aequoren victuria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亦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使其在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及春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编码的前体多聚大蛋白可加工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研究结果表明,HCV核酸序列的变异很大,因此存在许多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型。了解HCV基因组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对HC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