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的方法,检测92例LN患者血清中的P-ANCA及其他自身抗体的水平,并进一步分析P-ANCA与LN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P-ANCA在LN中的阳性率是21.8 %(20/92),P-ANCA阳性组LN患者合并颧部红斑、皮肤血管炎、贫血以及补体C3偏低的频率均显著高于P-ANCA阴性组LN患者(P<0.05).结论:P-ANCA在LN中的阳性率为21.8%,且P-ANCA与SLE特定的临床表现相关,提示P-ANCA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病变为主的炎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炎症和新骨形 成。近年来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控制AS 炎症已卓有成效,却无法阻止影像学进程,其病理性新 骨形成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beta-catenin信号通路及 其调控因子、炎症介质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就AS 新骨形成机制进展展开综述,为深入研究新骨形成机制提供 新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白介素-8受体CXCR1和CXCR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和可能涉及的SLE炎症发病机制.方法:36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XCR1、CXCR2在SL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MFI表达.结果:CXCR2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195.75±52.76)与对照组(298.82±51.86)相比明显降低(P<0.01);CXCR2在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下降与C3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s=0.421,P=0.022),与dsDNA、SLEDAI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90,P=0.032;rs=-0.463,P=0.01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CXCR2的表达异常,提示CXCR2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CXCR2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价SLE疾病活动性有价值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R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223例SLE患者中,32例为EBV-VCA-IgA抗体阳性,259例健康对照者中16例阳性,KA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5%VS 6.17%;P<0.01).RA患者EB病毒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和ESR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RA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RA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NF)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等指标,筛选出可预测INF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应用INF治疗的4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和第14用的临床和实验等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分析法(PCR-RFLP)检测RA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A/G的基因多态性.达到ACR50%-70%改善的的被判断为INF治疗反应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可预测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14周后.携带TNF-308G/G基因型的RA患者,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的患者人数的百分率分别为93%、64%和30%;A/G基因型,ACR20、ACR50、ACR70的百分率分别为60%、40%和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值中高DAS28评分和携带TNF-308G/G基因型的RA患者,对INF治疗反应好,其OR值分别为1.97(95%CI为1.74-3.13,P<0.01)和2.02(95%CI为1.93-3.91,P<0.01).结论:高DAS28评分及携带TNF-308 G/G基因型的RA患者对INF治疗有更好的应答.RA患者的DAS28评分及携带TNF-308 G基因型可能可作为INF治疗RA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S伴发葡萄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皮下注射25 mg,每周2次,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一次,同时眼科局部用药;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0.75 g,每日3次口服,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一次,同时局部眼科局部用药(剂量、疗程同前),治疗1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情况、ESR、CRP、BASDAI、BASF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均0.05);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葡萄膜炎病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和甲氨蝶呤联合眼科局部治疗AS伴发葡萄膜炎疗效显著,能缩短葡萄膜炎病程,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