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通过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田间应用研究表明,它对棉朱砂叶螨和菜青虫两种害虫杀伤力最强,其中LC90分别为0.078ppm和0.013ppm。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残效期较长,分别达13天和9天。田间小区试验认为防治菜青虫和茄朱砂叶螨以2ppm浓度为宜。防治适期为卵孵化初期或低龄幼(若)虫(螨)期,其防效能达90%以上。该药特点用药量低、效果好、无公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吡嗪酮(Pymetrozine)对萝卜蚜和褐飞虱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就LC90比较,对萝卜蚜的活性是速灭杀丁的12.3倍;对褐飞虱2、3龄若诉活性与扑属灵相近。该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根吸传导作用。试验还表明其对萝卜蚜和褐飞虱2、3龄若虫的残效期分别为15天和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迁人江淮稻区褐稻虱生物型跟踪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近年来褐稻虱迁入虫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迁入的虫源在鉴别品种Mudgo上的致害力,生存率、取食量和原始的种群生物型I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在酯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和RF值也没有差异。迁入的虫源在田间抗性品种上明显表现虫量少。因此,迁入江淮稻区虫源仍是种群生物型I。人工在Mudgo上诱导产生的生物型1再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其对Mudgo的致害性降为1.O级,表明了褐稻虱生物型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稻飞虱取食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测定稻飞虱在稻株上的取食量是研究水稻对稻飞虱抗性的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飞虱排泄蜜露的数量,判断其取食多寡,作为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 ,吡嗪酮 (Pymetrozine)对萝卜蚜和褐飞虱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就 L C90 比较 ,对萝卜蚜的活性是速灭杀丁的 12 .3倍 ;对褐飞虱 2、3龄若虫的活性与扑虱灵相近。该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根吸传导作用。试验还表明其对萝卜蚜和褐飞虱 2、3龄若虫的残效期分别为 15天和 2 0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正远  张存政  刘贤进  肖英方 《昆虫知识》2001,38(3):234-235,233
目前在褐飞虱生物型监测中 ,由于鉴定品种及监测方法的不统一 ,使结果有出入 ,作者建议在对生物型 1进行监测时 ,鉴定品种应选用Mudgo[5] 。飞虱种群生物型的监测 ,宜以苗鉴定法为主 ,生存率测定法作参考。飞虱个体生物型测定以生存率法为主 ,苗鉴法为辅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耕地面积共500万公顷,其中一半是水稻。日本的特点是面积小,坡度大,雨量足(年降雨量2,000毫米),水流急,如果没有水田,很可能把土坡冲掉,因此水稻有护坡作用。日本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水田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战后30年,日本有段时间依靠农药防治害虫,1971年停用六六六后开始考虑综合防治。日本农药比较便宜,禁用农药不可能。以害虫发生量、为害损失及生命表的研究为基础,拟订出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目前靠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数量。实际上两种以上害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