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抑制兴奋的神经元,对神经元有保护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GABA能系统的异常和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大部分的有关失眠的实验研究主要以GABA含量及其受体的变化为重点,对于GABA能系统通路上其他环节和失眠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而GABA能系统通路中GABA的合成、转运和代谢环节发生变化,都会间接地影响GABA的含量以及生物功能,进而影响睡眠。因此,本文经过对有关失眠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GABA能系统通路为基础,探讨该通路上的合成、转运和代谢三个环节和失眠发生的关系,希望有助于同道们全方位地把握失眠的动态机制,了解通路中不同环节之间相互变化的关系,为失眠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疲劳引起的包括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工作错误率增加,任务检测能力和策略性行为调整的能力下降等表现,属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范畴。本文对疲劳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从其涉及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中西医特色治疗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结合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对其生理学机制研究及诊疗的发展进行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枢疲劳既可以作为独立疾病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又可以作为症状出现于多种慢性疾病,其定义和机制国内外说法不尽相同。中枢疲劳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或其他不良变化,从而导致躯体、神经、包括心理一系列的疲劳样反应。其机制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传导系统等多个维度、多个节点的变化,充分把握中枢疲劳的概念本质及潜在生物学机制对其临床防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动物模型作为基础研究的前提和必要工具是中枢疲劳研究过程中又一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先从定义的角度出发由疲劳引申到中枢疲劳,将现阶段对中枢疲劳的不同概念阐述做一分析,并从机制和动物模型两个方面展开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红池坝炼山后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communities in Hongchiba area of Wuxi County after controlled burning and aerial-sowing affores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buming and afforestation, pure Pinus armandii forest was not developed, but various mixed needle board-leaved forests which comprised P. armandii and native board-leaved trees grew. Various native species contributed to the communities with great species diversity. Shannon-Wiener index was 2.305~3.145, ecological dominance was 0.063~0.151, and evenness was 0.600~0.749.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P. armandii population was very poor, and there was a trend that P. armandii would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other native board-leaved tree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P. armandii should not be taken as a unique afforesr tree, and controlled burning was not a favorite ecological measure in subtropical area. Native trees should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5.
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这些植物种分布的水热幅度,并利用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和湿润指数(HI)对这些植物种进行聚合分类,结果可将这些植物种分为5个水热分布类群:Ⅰ.高温湿润型,Ⅱ.高中温湿润型,Ⅲ.中温湿润型,Ⅳ.低中温湿润型和Ⅴ.低温湿润型。另外,研究还表明了重庆地区的水热条件较好,适合这些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水热条件的现状不是濒危植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而人为破坏是其濒危的相当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心理疲劳指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工作而出现的心理耗竭感,以及对任务的不能胜任感,并伴有情绪,认知,学习记忆力等方面的功能减退。长航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其面对和承担的问题和压力都更加严峻,其心理疲劳的发病更具针对性,严重影响了我国海军整体实力。本文对长航人员心理疲劳从概念,表现等方面深入讨论,并进一步分析心理疲劳发病机制与GABA的相关性。心理疲劳的发生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作用密切相关,而GABA作为脑内的经典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关键和标志性作用。然而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心理疲劳是指重复单一作业或从事紧张程度较大的工作,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从而出现的心理不安和疲乏感。心理疲劳会造成个体各种心理疾病以及重大事故的出现,但至今心理疲劳的概念还未有统一的标准,病因病机不明确,本文意在探讨其研究进展。笔者对于心理疲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整理,从心理疲劳的定义、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检测方法四个方面论述,发现心理疲劳由工作强度与持续时间、心理负荷、工作方法和熟练程度、环境因素以及体质、健康和营养状况等原因引起不同脑区的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及相应物质代谢产生的疲劳。目前对心理疲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可将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大量应用到研究中,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疲劳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吲哚乙酸、五羟色胺的含量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96 h、120 h、144 h睡眠剥夺,正常对照组。利用睡眠剥夺箱建立大鼠SD模型,避暗穿梭法测试大鼠认知功能,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大鼠避暗穿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96 h、120 h组大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下丘脑内NA含量均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下丘脑内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96 h、120 h、144 h组间比较,表现出含量逐渐减少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组5-HIAA含量均有上升,且120 h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5-HT含量均有升高,120 h、144 h组显著升高(P0.01),96 h组无显著性(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以使大鼠中枢NA、DA含量下降,5-HIAA、5-HT含量升高,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变化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睡眠剥夺损害认知功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