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特别复杂的难治性慢性结肠炎性疾病。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介导肠道免疫反应发生从而损伤肠黏膜。临床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成药制剂、针灸等。本文总结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产贝类新品种大瓶螺的养殖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水产贝类新品种大瓶螺的养殖观察”一文是一个中学科技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选择这种富有经济价值的螺进行养殖,对其生活习性、食物种类、繁殖方法等作了较;细致的观察。这不仅可生动地配合生物学教学,而且对推广养殖这种螺也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5.7 结直肠癌(Faivre,etal.1985)在工业化国家,它是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生存率在过去几十年内几乎没有提高,五年生存率约40%。高发病国家最常见发病部位是左结肠和直肠,而右结肠癌则在低发病国家较常见。约5%的结直肠癌是真基因性疾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但大部分结直肠癌发病是分散的,并主要受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的影响,基因因素与饮食之间存潜在的相互影响。西方国家约70%-80%的左结肠、直肠癌遵循所谓的腺瘤-腺癌途径发展,而右结肠癌则较少见该途径。这点很重要,它为研究癌前病区,从病因学研究如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到人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良培养基探究西太平洋海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西太平洋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孕育了其独特的生物群落,蕴含着种类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基于分离培养技术探究了西太平洋海域不同水深细菌的多样性,并尝试通过改良培养基提高海洋细菌可培养性。【方法】采用改良的2216E固体培养基(IMA)、R2A固体培养基(R2A)、MBM固体培养基(MBM)、TCBS固体培养基(TCBS)和改良的2216E液体富集培养基(IMB) 5种不同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培养,通过菌株分离纯化、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析西太平洋表层至6000m水深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异养细菌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293株异养细菌,分属于4门7纲14目26科52属119种,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导类群。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_c)为优势菌群。5种培养基所获得的最优势门都为变形菌门,最优势纲都为γ-变形菌纲,除TCBS培养基优势目是弧菌目(Vibrionales),最优势目都为交替单胞菌目(Alteromonadales)。此外,5种培养基在各分类水平上均体现出不同的选择性。5种培养基在种水平上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R2A、IMA、MBM、TCBS以及IMB。分离自R2A的特有属数目最多,可达10个。随水深增加,可培养异养微生物属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分得菌株中共有68株为潜在新菌,新菌率在IMA、R2A和MBM中相对较高。【结论】本研究用5种不同培养基从西太平洋海水中获得大量可培养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同时揭示了不同培养基对可培养海洋细菌的选择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的生态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为未来利用改良培养基分离难培养海洋微生物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5.
人体运动学课程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必修课,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浅在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课程再版时认真思考结合4年制本科培养方法对学生有更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功能食品科学与消化道的生理及功能(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简介 发展功能食品最有前景的部分在于通过生物制剂调节消化道功能.为了解功能食品的潜在价值及寻找新的开发点,有必要研究人体正常肠道微生物及其发酵、肠道免疫功能和消化道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功能食品科学与消化道的生理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