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钙结合蛋白S100A14是S100家族中的新成员,其空间结构与功能尚未阐明。采用服务器PredictProtein对人S100A14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利用同源建模法构建S100A14(序列12-102)的空间结构模型,经PROCHECK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并将所构建的单体模型进行分子对接,预测S100A14形成同源二聚体的可能性及模式。结果显示,S100A14与S100A13的蛋白序列一致性最高,其C-端Ca2+结合区存在多个变异,但Cu2+和Zn2+结合位点保守存在;helix I与helix IV较S100A13延伸长,而helix I、helix II和helix IV与S100A13的四个α螺旋一样具有两亲性的结构特征,并且在S100A13中扮演重要角色的W77在S100A14的helix IV(W85)中也保守存在。空间结构上,S100A14与S100A13具极大相似性;分子对接显示S100A14单体间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力形成"X-型螺旋束"同源二聚体。这些结构特征的分析将为S100A14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两株环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游志勇  赵治国 《病毒学报》1990,6(3):272-276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两个虫媒病毒分离物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5年夏从海南岛采集的6种蚊子中,分离到4株乙型脑炎病毒和38株非乙脑病毒,其中两株(HN8和HN99)为甲组虫媒病毒。二者抗原性非常相近,对乳小白鼠脑内、腹腔和皮下接种部有较强的致病力,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病变,能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上形成空斑,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血凝pH范围为5.75~6.4,最适pH为5.75或6.0,血凝素在4~37℃均较稳定,血凝素对福尔马林敏感。病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60~65nm,属RNA病毒,对热、酸、乙醚和紫外线均敏感。血清学鉴定表明这两株病毒只与甲组虫媒病毒抗体有反应,尤其与MAY病毒抗原性关系较密切。同年从当地人、畜血清中检查了HN99病毒抗体,其阳性率为:健康人14%,猪23%,山羊35%。另外还与北京的M4株病毒作了初步比较,并对新毒株及我国其它有关毒株的分类学地位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呼衰患者机体外周血循环、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对其分别先后采用ASV、SIMV呼吸模式,记录呼吸机参数、外周血循环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ASV组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吸气峰值压(PIP)均显著低于SIMV组(均P0.01);ASV组外周血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均显著低于SIMV组(均P0.01);ASV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血氧饱和度(Sa O2)均较SIMV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ASV模式下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参数、外周血循环参数、血气改善效果优于SIMV模式。  相似文献   
5.
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分为结缔组织肥大细胞(connective tissue mast cell,CTMC)和黏膜肥大细胞(mucosal mast cell,MMC)两大类。肥大细胞具有异质性,即肥大细胞在不同种属或同一种种属的不同个体、甚至同一种个体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存在着形态学、分布、颗粒化学成分、染色特性及超微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近些年,人们围绕着肥大细胞的异质性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异质性的机制认识尚不清楚。深入的讨论、研究与比较仍然很必要。现对肥大细胞的亚群、形态与分布、着染性与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等的异质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微滴数字PCR技术是数字PCR技术的一种,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型革命性技术,其特点是高度灵敏、绝对定量及高效方便等。目前,该技术在微生物检测、转基因检测、疾病检测以及质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已凸显优势,随着微滴数字PCR仪的普及,该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