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在体外无损地实现对血管壁动态信息、心电和心音信号等医学信息多参数的综合同步检测以及分析和处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血管壁动态信息多参数的无创检测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硬件平台由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采集卡等三大模块组成。软件系统由开发虚拟仪器的流行软件LabVIEW编写,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分析处理和存储等。初步的临床检测结果证实了本无创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的前景,为功能性无创辅助诊断与血管壁弹性(硬化)程度有关的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多相分散体系的动力稳定性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以DEC-205单抗为导向、以脂质体为载体、DCs为靶点的免疫策略,将包裹药物的脂质体特异性地靶向树突状细胞(DCs).对影响DEC-205的免疫脂质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如粒径分布等进行考察分析,对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了经DEC-205单抗靶向DCs的免疫脂质体模型.模型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抗原靶向DEC-205受体后的体内免疫应答情况提供了工作基础,有望开发一种新型DCs疫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DEC-205单抗耦联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脂质体将所包封的药物或抗原高效地递呈给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诱导产生强烈的T细胞免疫应答或特异性免疫耐受,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包裹FITC—dextran的纳米脂质体;用DSPE—PEG(2000)对脂质体膜进行修饰使之具有长循环功能;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将抗小鼠DEC-205单克隆抗体耦联于脂质体表面使之具有主动靶向DCs的能力。稳定性实验表明脂质体在4℃贮存7d后粒径分布变化较小,FITC—dextran累积泄漏率小于7%;体外结合实验证明耦联抗DEC-205的免疫脂质体(anti—DEC-205 iLPSM)可特异性地识别DCs,并作为良好载体将FITC—dextran带入DCs浆内。成熟树突状细胞(mDC)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均可高效摄取anti—DEC-205iLPSM,iDC摄取能力更强。anti-DEC-205iLPSM有望成为一种新型DC疫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分析高校科学研究型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成功开发出基于C/S、B/S结合模式、集成多种实验室管理相关模块的新型实验室集成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LIMS)。系统以实验室为核心、对人员、仪器、试剂耗材及整体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其应用及推广,对进一步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可满足高校研究型实验室集成化信息管理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DAC2 sumo-E3连接酶对DLD1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全基因合成HDAC2 sumo-E3连接酶突变体HDAC2(325-488),并构建其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DLD1hdac2-/-细胞(无内源性HDAC2表达),筛选稳定表HDAC2(325-488)的细胞克隆DLD1h325-488;RTCA实时细胞分析仪、Trans-well等检测DLD1h325-488稳定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q RT-PCR检测DLD1h325-488稳定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HDAC2 sumo-E3连接酶突变体HDAC2(325-488)的细胞株DLD1h325-488,并获得稳定表达HDAC2 sumo-E3连接酶突变体HDAC2(325-488)的DLD1h325-488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DLD1h325-488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变化,但是细胞的迁移能力和迁移相关蛋白MMP14的表达显著上升。结论:HDAC2 sumo-E3连接酶可能通过上调mmp14的表达而促进DLD1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本文假设害虫种群分为易感害虫和染病害虫,并且仅易感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运用分段连续的负指数函数模拟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将易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引入具有不同频率喷洒杀虫剂与投放染病害虫和天敌的综合害虫治理模型,得到了易感害虫灭绝的临界条件,并依据临界条件给出了杀虫剂的切换策略.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相分散体系的动力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理论,以薄膜分散法构建了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分子DEC-205长循环免疫脂质体(anti—DEC-205 iLPSM)的稳定性模型,并对其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脂质体4℃贮存7d后粒径分布变化较小;FTTC-dextran累积泄漏率小于7%;耦联抗DEC-205的免疫脂质体(anti—DEC-205 iLPSM)可特异性地识别DCs,并作为良好载体将FITC-dextran带入DCs浆内。anti—DEC-205 iLPSM模型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抗原靶向DEC-205受体后的体内免疫应答情况提供了工作基础,有望开发一种新型DCs疫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