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同鱼类肌间骨的骨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鱼类肌间骨的骨化模式, 采用整体骨骼染色方法, 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2种处于不同进化地位且游动模式不同的鱼类肌间骨发生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合鳃鱼目合鳃鱼科且游动模式属于鳗鲡模式的黄鳝在孵出后30d (体长40 mm)时, 其头部开始出现椎体小骨; 随后依次向尾部骨化, 在孵出后55d (体长约100 mm)时, 肌间骨相继出现完毕, 所有椎体小骨均为“I”形。鲤形目鳅科且游动模式为鲹科模式的泥鳅在孵出后27d (体长17 mm)时, 肌间骨开始在尾部出现, 包括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 随后依次向头部骨化, 在孵出后40d (体长35 mm)时, 肌间骨全部出现, 形态包括“I”、“Y”和“卜”形。此外, 研究利用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绿色转基因荧光蛋白(Osterix GFP)斑马鱼品系, 通过观察此osterix GFP活体斑马鱼, 可发现斑马鱼肌间骨从尾部向头部依次骨化的过程。研究结果揭示鱼类肌间骨的骨化规律与其游动模式密切相关, 且肌间骨的形态种类的多态性与其游动模式和体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鱼类的肌间骨(Intermuscular bones, IBs), 又称肌间小骨, 是分布于鱼体两侧肌隔中及连接在椎体上的小骨, 仅存在于低等真骨鱼类中。随着鱼类的系统演化, 肌间骨的数目和形态也发生着由无到多再到无、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变化。中国的大宗淡水鱼类都存在一定数目的肌间骨, 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和加工价值。鉴于鱼类肌间骨重要的系统进化科学研究价值及产业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水产研究者围绕鱼类肌间骨分子调控机制和遗传育种开展了系列研究, 文章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可为肌间骨发生发育分子机制及少/无肌间骨鱼类新品种的遗传选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与鲂属其他3种鱼类三角鲂(M.skolkovii)、广东鲂(M.terminalis)和厚颌鲂(M.pellegrini)正反交及其亲本自交共10种组合子代的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进行了比较分析。10种不同繁育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总数范围为96~134,平均值为119,各组合肌间骨的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厚颌鲂自交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数目最少(平均值为114)。不同杂交组合子代体重和体长与肌间骨的长度均呈线性相关。不同部位肌间骨长度存在差异,其中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长度显著大于躯干轴下肌、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三个部位的肌间骨长度(P0.05)。躯干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显著少于其他部位(P0.05),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鲂肌间骨形态复杂多样,分别为"1"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形6种类型,肌间骨越靠近鱼体前端形态越复杂,且与存在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形态最复杂。研究结果表明,鲂属鱼类近缘杂交子一代的肌间骨相关性状特征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