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姜属(Alpinia L.)植物的花柱具卷曲运动的能力,该属植物的野生种群有两种表型的个体,其花柱运动方向相反。该文通过观察马来良姜(Alpinia mutica Roxb.)花柱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来研究花柱卷曲运动的结构基础。结果表明两种表型的花柱解剖结构相同。花柱仅形态学上端区域(约占花柱总长度的25%)有卷曲运动能力,其它区域不能运动。运动区近轴侧分布着几层直径较大、形状不规则、相对较短且细胞壁较薄的细胞,远轴侧的细胞直径较小、狭长;非运动区近轴和远轴侧的细胞都呈狭长形。花柱运动区域近轴侧和远轴侧细胞结构和细胞层数的不对称可能是导致花柱卷曲运动的结构原因。  相似文献   
2.
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系统在玉米胚脱水耐性获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育中的玉米胚为材料,研究了玉米胚脱水耐性的发育变化及其与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授粉后18d的胚获得萌发能力,但不耐脱水;授粉后36d的胚开始获得耐脱水能力,并随着发育逐渐增加。随着发育,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加。授粉后16~22d的玉米胚中检测不到抗坏血酸,24d后胚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加。脱水胚的SOD、APX和DHAR的活性比对照(未脱水)胚低,而GR和CAT活性在发育早期比对照胚低,在发育中、后期高于对照胚。脱水胚的抗坏血酸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胚。胚中丙二醛的含量随着发育逐渐下降,脱水胚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说明CAT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增加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下降与玉米胚脱水耐性的获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储藏和萌发温度对青藏高原东缘12种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2个储藏条件下的12种灌木种子在10、15、20、25℃恒温培养下和5/25℃变温培养下的萌发特性及其与种子大小和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2种灌木室内干储种子在5/25℃变温培养下种子平均萌发率最高、萌发速率最快,室外埋藏种子10℃、5/25℃下种子平均萌发率相近且最高,但萌发速率5/25℃最快,10℃下最慢,4个恒温下的室内干储和室外埋藏种子的萌发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变快;10、15、20和25℃恒温培养下的室外埋藏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萌发速率均高于室内储藏,而5/25℃变温下则是室外埋藏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萌发速率均低于室内储藏;室内干储的12种灌木种子在5/25℃变温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而室外埋藏的种子在10℃以及5/25℃变温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20℃下,只有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储藏和温度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均没有显著相关;无论室内干储还是室外埋藏,阳坡灌丛物种在5个温度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阴坡灌丛物种,阴坡灌丛种子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变温有利于种子萌发,贮藏条件对种子的萌发特性的影响具有变温依赖性,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种子大小以及生境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培养温度和储存条件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线粒体、活性氧与信号转导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活性氧(ROS)的产生是需氧代谢不可避免的结果。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的复合物Ⅰ和Ⅱ是ROS产生的主要的部位。交替氧化酶和可能的内源鱼藤酮不敏感的NADH脱氢酶通过保持ETc的相对氧化状态限制线粒体产生ROS。线粒体基质中的抗氧化酶系统与小分子量的抗氧化剂一道起ROS的解毒作用。ROS除了引起细胞的伤害外,在植物中还能够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信号分子起作用。在低浓度时,ROS能诱导防御基因的表达和引起适应反应;在高浓度时,引起细胞死亡。一氧化氮是植物合成和释放的一种气体,也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良姜(Alpinia mutica)花柱为研究对象,研究光对花柱卷曲运动和花药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垂型花柱的两次运动在光下和暗处都能进行,花药的开裂也不受光照影响.上举型花柱的第一次运动在暗处时向下进行,在光下时向上进行;暗处的花药不开裂,光下的花药开裂.第二次运动的方向和幅度取决于第一次运动期间的光照条件,第一次运动在暗处时,若第二次也在暗处,第二次运动不会发生且花药不开裂;若在光处,花柱向上运动.第一次运动在光下时,第二次运动无论光下或暗处,都向下运动.本研究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表型的花柱与花药状态的组合使柱头接触不到同花的花粉,从而保证了雌雄异位与雌雄异熟.尽管两种表型的花柱运动和花药开裂行为相似,却受不同的机制调控.  相似文献   
6.
白花鬼针草是一种菊科入侵植物。本研究从单个花序花期的观察、繁育系统、花粉胚珠比、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种子萌发特性等方面对白花鬼针草的繁殖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入侵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白花鬼针草单个花序全部开放约5~7 d,约第9天全部凋落;花粉活力在1~8 d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87.07%~93.41%);花粉胚珠比为2508,单个花序可自交亲和,亦可兼性异交,为混合交配系统,结实率高;边花(舌状花)的存在有利于结实率的提高;访花昆虫主要有粉蝶科、蛱蝶科、茧蜂科和蚁科的昆虫;对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做因子及聚类分析,白花鬼针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可以表现为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低萌型4种萌发类型,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萌发类型。总之,白花鬼针草具有自交亲和,结实率高,结实量大,种子萌发率高、萌发速率快且具有不同的萌发策略和边花等繁殖特点,是其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马来良姜花柱卷曲运动的结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姜属(Alpinia L.)植物的花柱具卷曲运动的能力, 该属植物的野生种群有两种表型的个体, 其花柱运动方向相反。该文通过观察马来良姜(Alpinia mutica Roxb.)花柱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来研究花柱卷曲运动的结构基础。结果表明两种表型的花柱解剖结构相同。花柱仅形态学上端区域(约占花柱总长度的25%)有卷曲运动能力, 其它区域不能运动。运动区近轴侧分布着几层直径较大、形状不规则、相对较短且细胞壁较薄的细胞, 远轴侧的细胞直径较小、狭长; 非运动区近轴和远轴侧的细胞都呈狭长形。花柱运动区域近轴侧和远轴侧细胞结构和细胞层数的不对称可能是导致花柱卷曲运动的结构原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脱水速率对木奶果种子脱水敏感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木奶果种子初始含水量高达1.72gH2O·g^-1DW,萌发率为86.67%。含水量降至0.90gH2O·g^-1DW左右时,慢速脱水种子的萌发率为97.78%,而快速脱水的种子萌发率仅为64.44%。快速脱水至含水量为0.76gH2O·g^-1DW时萌发率为21.67%,而慢速脱水至0.68gH2O·g^-1DW时,萌发率仍高达55.56%。确定了木奶果种子是对慢速脱水耐受性更高的顽拗性种子。在种子脱水过程中,相对电解质渗透速率和脂质过氧化产物(TBARs)都呈升高趋势,但慢速脱水后的种子,其TBARs升高的速率较快速脱水的慢。快速脱水的种子中超氧化岐化酶(S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较慢速脱水的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慢速脱水的低,未检测出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在木奶果种子脱水耐性获得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比其他抗氧化酶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花柱运动在姜科(Zingiber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锦葵科(Malvaceae)和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植物中存在,但它们运动的模式是不同的.姜科植物两种表型的花柱可以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竹芋科的花柱在触动扳机后发生不可逆转的爆发性运动,锦葵科的花柱运动时分枝向下反卷与花药紧密接触,而西番莲科的花柱运动虽很类似于锦葵科,花柱向花药方向运动,但很少碰触到花药.花柱运动对传粉和交配系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光照对不同海拔的南川绣线菊和锥花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的南川绣线菊(海拔2500、2700、3020和3300 m)和锥花小檗种子(海拔2160、2760、3000和3250 m)在12 h光周期和24 h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川绣线菊的种子大小与海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锥花小檗的种子大小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2)南川绣线菊种子,除有光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与海拔有较弱正相关外,光下萌发速率、暗处萌发速率、暗处萌发率均与海拔有显著的正相关;锥花小檗种子在光、暗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海拔之间均没有相关性,但不同海拔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有显著差异,2760 m采集的种子萌发能力最高,随海拔降低或升高,萌发能力降低。(3)不同海拔采集的南川绣线菊种子在有光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条件,这种差异随着海拔升高到3250 m,变得不明显。光、暗培养条件对不同海拔锥花小檗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没有影响。说明海拔和光照条件是造成南川绣线菊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海拔能造成锥花小檗种子萌发能力差异,但光照对其萌发能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