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临床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低肿瘤细胞定位能力限制了其在抗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试图解决的难点.研究中,以基因工程方法连接念珠藻Fe-SOD(iron-superoxidedismutase)基因和抗SPC-A-1肺腺癌LC-1ScFv(singlechainFv)基因,并融合表达获得了SOD-ScFv融合蛋白.纯化后SOD-ScFv表现出SOD和ScFv的双重活性.SPC-A-1肺腺癌细胞中,融合蛋白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追踪和自由基含量分析表明,SOD-ScFv具备识别SPC-A-1肺腺癌细胞、透膜并清除胞内自由基的功能,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研究提出的靶向抗肿瘤机制将克服临床上SOD无目标趋向性和难于进入实体瘤的两大应用局限性,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C-1ScFv来靶向投递抗肿瘤药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对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被提出可用于肿瘤治疗已有25年历史。最近几年,PDT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一些光敏剂已被某些国家批准作为PDT药物。有关新型光敏剂的合成、体内体外试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从光动力反应基本原理出发,回顾了有关肿瘤PDT作用机制特别是细胞水平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肿瘤PDT作用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将有助于寻找改善和加强PDT功效的方法,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