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醇提工艺:乙醇浓度为75%(体积分数),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提取液过滤脱色浓缩冷冻干燥后,得到马齿苋醇提物。同浓度下的马齿苋醇提物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远高于水提物,红细胞溶血实验说明马齿苋水提物和醇提物的刺激性低,安全性高。人体斑贴实验表明,马齿苋醇提物能减轻或抑制常见致敏源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减弱皮肤炎症反应,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领  赵雪 《生物技术》2023,(2):219-225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通过调控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对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LIRI组、LIRI+DEX低剂量、LIRI+DEX高剂量组(N=15)。构建离体LIRI模型(灌流15 min,停止60 min,再灌流75 min),在灌流液中加入DEX,剂量分别为5 nmol/L和10 nmol/L。检测各组大鼠湿/干比、肺组织损伤、炎性细胞因子、凋亡、氧化应激指标、Nrf2和ARE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4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LIRI组的W/D比值(8.14±0.62)、肺损伤评分为(7.74±0.48分)、凋亡细胞数目(23.45±1.95)、IL-1β(12.72±1.28 pg/mg)、TNF-α(57.32±4.07 pg/mg)、MDA...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线光谱扫描、清除自由基试验和光溶血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汉麻提取物进行了抗紫外评价和比较,优选出的提取部位为:汉麻(160 d)叶的95%乙醇提取物,并进一步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 h,提取1次。汉麻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0.571 g/g)。在安全性评价中,红细胞溶血试验和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的结果均表明该汉麻叶提取物无明显刺激性。此外,该提取物还具有良好的的p H、冷、热和光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抗紫外的植物功效原料应用于防晒化妆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研究了松茸多糖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机理。采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细胞水平黑色素测定实验来综合评价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功效;选定MITF、POMC和TYR三个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进一步阐明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靶点。结果显示,TMSP-5亚组分Ⅱ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5μg/m L时酪氨酸酶抑制率为56.5%;不同浓度(3、30、300μg/m L)的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成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B16细胞内黑色素水平,当浓度为300μg/m L时,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含量,且优于熊果苷;TMSP-5亚组分Ⅱ对MITF、POMC、TYR的表达水平均起下调作用,从而影响了黑素的形成。结果表明,TMSP-5亚组分Ⅱ样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TMSP-5亚组分Ⅱ样品对酪氨酸酶生成的重要基因和主要影响因子的基因水平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酪氨酸酶的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香薷、山慈菇、独活、三棱、孩儿茶、远志六味中药进行提取,采用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组胺释放实验来验证组方提取物的活性,并将其添加到乳液配方中,进行舒敏功效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的组方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达80.06%,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在70%以上;浓度为200μg/mL的组方提取物抑制组胺释放率达52%,这表明组方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组胺释放及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抑制或清除作用。人体功效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了组方提取物的乳液能够显著减少皮肤血红素(P<0.01),减少皮肤水分散失(P<0.01),提高皮肤水分含量(P<0.01),这表明该乳液能有效舒缓皮肤过敏症状,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肠道菌群失调作为潜在致病因素逐渐受到关注。大量的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 nucleatum)在CRC组织中丰度显著升高,与CRC的发生有关,目前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子及细胞学研究表明F. nucleatum能够破坏肠道上皮屏障、损伤细胞DNA、影响肿瘤相关microRNAs的表达和促进肿瘤细胞转移。本文就F. nucleatum促进CRC发生发展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