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耳鸮越冬习性及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西双版纳布朗山植被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蛛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与植被恢复程度的关系,并对蛛蜂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在布朗山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采用马氏网、黄盘等诱集法系统调查研究了草丛、稀树草丛、次生林、天然林4类逐步演替生境中的蛛蜂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共采集到蛛蜂个体2584头,隶属3亚科7族30属121种,其中某类生境特有的蛛蜂有53种,占总物种数的43%.次生林蛛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3.03),天然林次之(2.97),草丛最低(2.43),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趋势一致,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则相反.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进行蛛蜂群落相似性比较,植被演替阶段越相近,蛛蜂群落组成越相似.研究结果表明,蛛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与植被群落及其演替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恢复植被的演替,蛛蜂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各蛛蜂物种的个体数分布越均匀,优势种的优势程度越下降;IndVal指示值分析结果表明:布朗山植被恢复过程中,新沟蛛蜂待定种1 Eopompilus sp.1和新沟蛛蜂待定种3 Eopompilus sp.3可分别作为草丛生境与稀树草丛生境的指示物种,奥沟蛛蜂待定种1 Auplopus sp.1、舟山奥沟蛛蜂Auplopus chusanensis、扁腹沟蛛蜂待定种1 Minagenia sp.1、红股扁腹沟蛛蜂Minagenia fulvifemoralis 4种蛛蜂可作为草丛、稀树草丛、次生林、天然林4类生境变化的监测种.  相似文献   
3.
沼泽山雀生态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泽山雀(Paruspalustrishelmayri)俗称黑头山雀,为山东省常见的农林益鸟。我们于1995年10月—1997年5月在本省徂徕山区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生境与分布徂徕山位于泰安市东南,属泰沂山区,境内山地、平原相...  相似文献   
4.
斑翅果蝇作为危害蓝莓、杨梅、葡萄、樱桃等软皮水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明确斑翅果蝇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分布和自然寄生状况,可以为斑翅果蝇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在云南省斑翅果蝇适生区采集斑翅果蝇的栽培寄主和野生浆果果实,带回实验室培养5~8d,解剖果实并挑出斑翅果蝇蛹,收集其中羽化的斑翅果蝇寄生性天敌昆虫,并记录其种类和数量,计算寄生率。本研究共采集调查了45种植物果实,有15种植物果实可被斑翅果蝇危害,其中杨梅中的斑翅果蝇种群数量最大,达到96.03头/百果;共收集到5种斑翅果蝇的寄生蜂,其中幼虫寄生蜂有丽盾瘿蜂Ganaspis brasiliensis、细毛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和反颚茧蜂Asobara sp.,蛹寄生蜂有果蝇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和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e,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27.81%。结果表明,丽盾瘿蜂的虫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为斑翅果蝇的田间优势种寄生蜂。斑翅果蝇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在斑翅果蝇化蛹后的1~2周达到羽化高峰期,对斑翅果蝇具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DNA 分子的研究方法在物种分类及系统学、生态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但针对动物DNA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整体上较为缺乏。动物DNA取样要在对实验对象造成最小化影响和获得满足研究需要的DNA之间保持平衡,这需要不断探索取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本研究以人工繁育的水生有尾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研究对象,比较口腔拭子、皮肤拭子、皮肤脱落物和尾静脉采血4种取样方式对DNA质量的影响。另外,基于其中皮肤拭子样品,进一步比较试剂盒法、高盐法、苯酚氯仿法和磁珠法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均能获取目标物种的DNA,且均未对取样对象的行为或适合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在DNA质量和浓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相对最好的为尾静脉采血,其次是口腔拭子和皮肤拭子,最差的为皮肤脱落物样品。而基于皮肤拭子样品采用4种不同DNA提取方法所获得的DNA效果整体差异不大。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大鲵作为水生和非皮毛类动物的代表类群,研究并总结了不同DNA取样方法和提取方式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可为未来中国大鲵或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及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