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对长小蠹Euplatypus parallelus(Fabricius, 1801)是最具入侵性和分布范围最广的长小蠹。中对长小蠹是一种重要入侵森林害虫,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扩散。本文首次对中国云南和广西橡胶林进行中对长小蠹发生情况的调查,并在云南省景洪市橡胶林发现中对长小蠹。同时介绍了中对长小蠹的分类地位、寄主和分布、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和监测的措施,并探讨中对长小蠹在云南橡胶林的潜在风险,提醒人们要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控,防止扩散并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广东横石水河流域二条相邻的3级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种类组成及昼夜节律,其中一条溪流受广东大宝山矿外排的酸性矿山废水严重污染,水体pH值仅为3.45且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另一条为相邻的清洁溪流.结果表明:清洁溪流中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远比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溪流丰富.在清洁溪流中共采获漂流底栖动物6 871头,隶属10目52类群,其中水生昆虫的数量和种类占绝对优势 (99.5%).但总漂流密度占优势的类群(相对多度超过5%)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水生昆虫:七鳃假二翅蜉 (28.5%)、宜兴似动蜉 (13.8%)、短脉纹石蛾(13.2%)、白背锯形蜉(7.5%)、摇蚊科(6.5%) 和肖扁泥甲(5.0%).蜉蝣目种类和数量最多,占全部漂流底栖动物总个体数的65%,其中又以四节蜉科居多,占蜉蝣目总个体数的63%.毛翅目昆虫的数量(18%)仅次于蜉蝣目.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漂流主要在夜间进行,未发现有日漂者.漂流密度高峰出现在21:00和2:00,漂流密度分别为(70.3±10.8)和(289.0±124.6) 头·100 m-3.大多数优势种类漂流高峰出现的时段略有不同,但有些优势种类(如摇蚊科和肖扁泥甲)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漂流昼夜差异.在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溪流中,漂流动物只有1种嗜酸性的多足摇蚊,其漂流活动也在夜间进行,并有3个明显的漂流高峰,分别出现在19:00、0:00和4:00,最高漂流密度仅为(6.7±5.2)头·100m-3.说明酸性矿山废水不仅降低了溪流中漂流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数量,也改变了其漂流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植胶区采用2种不同方法对橡胶盔蚧共生蚂蚁种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蚂蚁22种,隶属4个亚科15个属.优势种为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大田普查发现,有蚂蚁存在的橡胶树,受橡胶盔蚧危害的几率较高.为了解橡胶盔蚧与蚂蚁的相互关系,选择2棵有黄猄蚁和橡胶盔蚧的橡胶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数量与蚂蚁数量呈正相关,蚂蚁数量越大,橡胶盔蚧危害越严重;同时,离蚁巢的距离也影响着橡胶盔蚧的数量,离蚁巢越近,橡胶盔蚧数量越大.蚂蚁隔离后,橡胶盔蚧第2代死亡率和寄生蜂的寄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橡胶盔蚧的种群数量.结果验证,蚂蚁的存在确能保护橡胶盔蚧,它们之间为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TRP通道与信号转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RP(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通道是一类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很广泛的通道蛋白.到目前为止,有超过30个TRP通道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中被克隆.TRP通道均为六次跨膜蛋白,其N末端和C末端均在胞内,由第五和第六跨膜结构域共同构成非选择性阳离子孔道.这些通道可被许多种因素调节,包括温度、渗透压、pH值、机械力,以及一些内、外源性配体和细胞内信号分子.TRP通道家族包含七个亚族.目前,它们最公认的功能是介导感觉信号的传递,其他功能包括调节细胞钙平衡和影响发育等.  相似文献   
5.
【背景】辣木瑙螟是在我国辣木上新发现的一种小蛾类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取食。目前该虫在我国云南省已有分布,对辣木产业威胁极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田间调查和收集整理辣木瑙螟相关资料,研究并总结了辣木瑙螟的寄主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特征、部分生物学特性、危害和发生情况。【结果】人工饲养与初步观察显示,辣木瑙螟幼虫期约16.17 d,蛹期约10.25 d,从初孵幼虫到成虫共需约26.42 d。在云南省元江县的调查结果显示,辣木被害株率达94%以上,单株虫量最高达302头·株-1,经常采收的地块枝被害率达80.80%、被害指数达0.54,受害程度显著高于未采收地块。【结论】关于辣木瑙螟的年生活史、世代数、危害损失、防治方法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随着辣木种植面积的扩大,其他与辣木种植环境相似的地区也可能有辣木瑙螟的分布。因此,需采取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加强监测,防止该虫蔓延。  相似文献   
6.
段波 《生理通讯》2009,28(3):70-71
作为一名年轻的生理学工作者,我第一次参加张锡钧基金会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交流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理学界专家、学者及年轻同行们共聚一堂,在宽松而热烈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我的论文有幸获得一等奖,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欢喜、激动,也夹杂着些许的忐忑。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要感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徐天乐研究员的谆谆教导。同时,也由衷的感谢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己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次获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