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鳗鲡雌鳗卵巢发育期间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消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I&GD、I&nGD和A&nGD)对雌鳗处理后,进行了生物学相关参数、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鳗鲡在性腺发育期间,体重一直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直到产卵前,才显著高于野生海鳗.该现象被称为水合反应.实验结束时,3个实验组的脂肪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I&GD组下降最多,占总脂肪的66.55%;其次是A&nGD组,占总脂肪的43.76%;下降最少的是I&nGD组,占总脂肪的34.68%.研究对日本鳗鲡的肌肉共测出了17种脂肪酸,SFA 7种、MUFA 2种、PUFA 8种.其中,MUFA虽然只有2种,但在脂肪酸总量中占的百分比却较高达38.02%,而且它们的消耗与性腺发育和基础代谢有关,与雌鳗的游泳耗能无关.在8种PUFA中,AA的变化很特殊.实验期间,它在日本鳗鲡肌肉内是一个积累和消耗的动态过程.而且,积累程度与雌鳗的游动有关,游动越多,积累越多.EPA虽然能被检出,但量很低,而且各组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DHA在日本鳗鲡肌肉中的含量达到123.91 mg/g干肌肉,占总脂肪的32.52%.卵巢发育所消耗的量也很多,I&GD组在卵巢发育结束后,下降到10.59 mg/g十肌肉.相关性分析发现.虽然总脂肪酸、PUFA、DHA和EPA与GSI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但关系最密切的是DHA,其r=-0.952(P<0.01,n=5),关系最小的是EPA,其r=-0.882(P<0.05,n=5).因此分析认为DHA是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所需的最主要的一种脂肪酸.对能量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日本鳗鲡在人工诱导性腺发育期间,基础代谢所需的脂肪量(LBM)占总脂肪量的34.68%,性腺发育所需脂肪量(LGD)占总脂肪量的32.49%,运动耗能所需脂肪量(LM)占总脂肪量的9.79%.因此认为,日本鳗鲡在不摄食的情况下,肌肉中的脂肪不仅能提供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满足洄游2000海里到达产卵场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 TDG)过饱和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早期生活史的影响, 以长江鲟受精卵和仔稚鱼为实验对象, 进行不同TDG饱和度的暴露试验。结果显示: 在不同饱和度的TDG过饱和水体中, 发育至神经胚阶段的长江鲟受精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 对照组中的受精卵孵化率为(79±3)%, 140%组的孵化率((78±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110%组、120%组130%组的孵化率分别为(84±0)%、(92±2)%和(91±1)%,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出膜1—2d的仔鱼置于不同梯度的TDG饱和度水体中暴露96h, 除对照组外, 各实验组均有仔鱼死亡, 但死亡率均未达到7%。其中130%组的死亡率最高, 为(5.59±1.86)%; 110%和120%组死亡率次之, 分别为(3.45±0.12)%和(3.45±0.00)%; 140%组的死亡率最低, 为(1.15±1.99)%。130%组仔鱼死亡率显著高于140%组(P<0.05), 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将50日龄的长江鲟稚鱼置于不同梯度的TDG饱和水体中暴露96h, 除对照组外, 各实验组均有稚鱼死亡, 且各组死亡率均在50%以上, 140%组死亡率达100%。除110%组和120%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且随着TDG饱和度增加, 死亡率增大。各实验组之间的半致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且呈现出TDG饱和度增加, 半致死时间呈减少趋势。总体来看, TDG饱和度为110%、120%和130%的水体对长江鲟受精卵的孵化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140%的水体对其孵化率无影响。不同TDG饱和度的过饱和水体均可导致长江鲟仔稚鱼死亡, 但对仔鱼影响程度较小, 且死亡率与TDG饱和度之间无显著关联; 对稚鱼影响程度较大, 在研究范围内, 影响程度随饱和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日本鳗鲡精卵的超微结构以及受精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经人工催产获得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子、卵膜的超微结构以及受精过程进行了观察。实验观察到,除一般硬骨鱼类的精子特性外,日本鳗鲡精子有其独特的结构。精子头部为不规则的梨形,有背腹面之分。一个巨大的球形线粒体位于头部顶端。精子中段向后伸出一支根,支根位于袖套腔外精子的背侧,前端向精子头部线粒体方向延伸,支根的微管结构为"8+2"结构,并在精子入卵过程中起到切断鞭毛的作用。精子的尾部由鞭毛和鞭毛末端的结组成。鞭毛横切面呈圆形,无侧鳍,鞭毛微管结构为"9+0"结构。受精卵的整个表面密布着无规律延伸的脊、脊包围形成的窝和窝中的孔所组成的脊孔复合体,但无典型特征的受精孔。受精卵超薄切片观察发现,日本鳗鲡卵膜分为外层壳膜和内层卵黄膜。壳膜与卵黄膜间为卵周隙。壳膜只观察到放射带,未见透明带。放射带可分为三个亚层:最外层为脊孔复合体的脊,中间层为皱纹层,最内层为致密的平滑层。脊孔复合体的孔横穿整个放射带,在放射带内层形成一个乳突状结构。日本鳗鲡的卵膜不仅具有保护卵子的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受精。实验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日本鳗鲡精子的入卵过程。观察结果认为:日本鳗鲡精子入卵过程可分为卵膜对精子的吸引、精子对卵膜的锚定、精核的进入和孔封闭等4个阶段。但由于研究只观察到受精过程中日本鳗鲡精子和卵膜的形态变化,因此对精子穿过卵膜的方式和特征等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整个受精过程为1min30s左右。此外,研究还探讨了日本鳗鲡精子结构的特殊性和受精过程的特殊性,为进一步突破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