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采用不同溶剂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 Cav.) Trin. ex Steud.﹞叶片水提物进行萃取,并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萝卜( Raphanus sativus Linn.)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萃取物的化感效应进行检测;采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对抑制作用最强的正丁醇萃取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并采用GC-MS法对生物活性较高的组分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含量高并具有代表性的潜在化感成分进行生物活性检测,以期筛选出芦苇叶中的潜在化感成分。结果显示:随质量浓度(20、100和500 mg·L-1)提高,芦苇叶水提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其中正丁醇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正丁醇萃取物的11个组分中,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均能显著抑制萝卜或小麦幼苗的生长,经质量浓度500 mg·L-1各组分处理液处理后萝卜或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采用GC-MS法从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中分别鉴定出11、15、15、12和22种成分,分别占各组分总相对含量的83.02%、91.31%、87.36%、97.92%和94.34%,主要成分包括糖类、醇类、有机酸类、酮类、酰胺类和酯类。对14种潜在化感成分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成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经质量浓度20 mg·L-1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处理后,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芦苇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化感活性,其潜在的化感成分为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  相似文献   
2.
急性低氧条件下高、低二氧化碳对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血流的调节中,动脉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是两个重要调节因素。当氧或二氧化碳的张力发生改变时,可引起脑血管阻力的改变,继而导致脑血流的变化。急性和慢性低氧往往伴随着机体二氧化碳的变化。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经常能见到人体的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现象,前者导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张力的降低,后者造成二氧化碳张力的升高。这种低氧和高、低二氧化碳结合作用于脑血管的现象不但可发生在高原  相似文献   
3.
在猫上用不同方式升高颅内压,观察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表明: 1.阶梯性升高颅内压至30—40毫米汞柱时,脑电波频率加快,振幅降低。颅内压升高至50—70毫米汞柱时,以慢波占优势。当颅内压升高接近血压水平时,脑电活动消失。脑电图的变化与脑灌注压有密切关系,除颅内高压可以引起脑灌注压下降外,心脏功能的障碍也可促使血压下降,从而致使脑灌注压降低。 2.急骤升高颅内压至血压的二分之一水平时,如脑灌注压不低于70—80毫米汞柱,脑电图上不出现明显异常。如脑灌注压因血压的下降而迅速降低时,脑电图将出现明显异常,直至脑电波消失。 3.颅内压急骤升高至血压相近水平时,脑电活动在16—17分钟时即发生消失。 4.颅内高压可以引起心率减慢、血压和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改变可发生在血压异常升高后,也有发生在血压正常时,这可能与心血管中枢的兴奋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盛宣才  吴明  邵学新  李长明  梁雷  叶小齐 《生态学报》2016,36(15):4792-4800
水位是影响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子。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模拟条件下不同水位(0、5、10 cm和20 cm)对芦苇湿地温室气体(CO_2、CH_4、N_2O)夏季昼夜通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水位CO_2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昼低夜高,且白天为汇,夜间为源,整体均表现为CO_2的汇;不同水位CH_4通量日变化则均表现为昼高夜低,且整体上均表现为CH_4的源;N_2O通量总体上水淹后均表现为昼高夜低而0cm水位表现为昼低夜高;2)随着水位的增加CH_4和CO_2平均通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10cm水位下CH_4和CO_2平均通量最高,N_2O通量则在5cm水位最高;3)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气温、水温是土壤CH_4、N_2O通量日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土壤温度是CO_2日变化通量的主导因子,同时,土壤p H、Eh及水体p H、Eh是CO_2通量日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湿地芦苇植物通过化感抑制非芦苇湿地植物扩散的能力, 运用实验室生物活性测试的方法, 比较了杭州湾湿地围垦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其他6 种主要禾本科植物的化感潜力。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和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等研究区域扩散植物种为受体, 研究了芦苇水提取液对上述物种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 (1)除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外, 7 种本地禾本科植物水提液浓度(0-2.50 g·100mL–1)均和萝卜幼苗胚根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 芦苇具有较强的化感潜力;(2)芦苇根、茎和叶水提液 (0、2.5、5.0、10.0 g·100mL–1)作用下, 不同物种和不同浓度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01), 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苣荬菜和小飞蓬3 种植物对芦苇水提液较为敏感, 而田菁敏感程度较弱。种子萌发指数表现出低浓度(2.5 g·100mL–1)促进和高浓度(5.0 g·100mL–1 和10.0g·100mL–1)抑制的“低促高抑”效应特征。除田菁外, 种子胚根长一般随浓度增加而降低。芦苇不同组织部位水提液对4 种植物抑制程度按大小依次为叶>茎>根, 叶片可能是芦苇化感物质主要来源。芦苇具有较强的化感潜力, 其化感作用可能是抑制其他植物扩散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用不同方式向小脑延髓池注入人工脑脊液升高颅内压时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阶梯性升高颅内压至其均值为50 mmHg 以上时,脑血流量的减少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此后颅内压愈高,脑血流量的减少愈明显。(2)颅内压升高使脑灌注压降低至60mmHg 以下时,脑血流量的下降与对照相比,开始有统计学差异,此后脑灌注压的下降与脑血流量的减少有密切关系。这说明颅内高压使脑灌注压降到60mmHg 以下时,脑循环的主动调节可能丧失。(3)急骤升高颅内压引起血压明显增高时,初期可以发生血压和脑灌注压的暂时性升高及脑血流量的暂时增加,然后脑血流量随着血压和脑灌注压的降低而逐渐减少。(4)颅内压升高后降低,可出现暂时的脑血流量增加,这种现象常见于颅內高压引起脑血流量明显下降的动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