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泥鳅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鱼类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有利于进行鱼类种间和种内遗传变异及进化的研究(张亚平等,1992)。目前国内外对鱼类的mtDNA研究已有一些报道(陈关君等,1984;戴建华等,1994;Avise等,1987;Brown,198...  相似文献   
2.
在蛹化第一天的卵巢管中一可见卵母细胞已经分化.但大小和滋养细胞接近。到第三天,卵母细胞体积明星增大,细胞核大而清新,滋养细胞排列趋于规则.滤胞细胞仍为合胞体.分布于卵巢管的周围,以后,滤胞细胞分化,卵母细胞开始摄取卵黄蛋白,并随着卵黄沉积而增大,滋养细胞逐新缩小消失。从卵母细胞纯化出卵黄磷蛋白并制备抗血清.对卵黄磷蛋白的摄入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卵黄磷蛋白是由滤胞细胞间隙经滤细胞膜主动运输进入卵母细胞的。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中肠几种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棉铃虫中肠三磷酸腺苷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和活性。结果显示三种酶在棉铃虫中肠均有分布,但分布部位各不相同,其中,三磷酸腺苷酶在肠壁分泌细胞、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均有分布,以肠壁分泌细胞活性较高;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肠壁分泌细胞,在肠壁分泌细胞做绒毛处活性最高;酸性磷酸酶分布于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在肠壁细胞底膜处活性最高。这些酶可以作为棉铃虫中肠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元军  李殿香 《四川动物》2005,24(2):159-16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南四湖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整体差异不显著,但体长/吻腹长指标差异显著;1龄鱼、3龄鱼雌性个体体长、体重大于雄性个体,2龄鱼则呈相反趋势;t检验表明,仅3龄鱼雌雄个体间体长、体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南四湖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进行了初步分析。共用10个10bp的OPG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引物,筛选出结果好的5个引物,从泥鳅4个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42个片段,共有片段12个,特有片段5个;从大鳞副泥鳅3个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01个片段,共有片段18个,特有片段5个,在总扩增出的243个片段中,共有片段仅4个。所有扩增片段大小介于0.2-3kb之间。用PoPGen32软件计算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依此进行UPGMA聚类得到的分子系统树与形态分类学的结果一致,这7个体被聚成2大类,正对应着形态学的2个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6.
家蝇幼虫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鉴定家蝇Musca domestica免疫相关基因,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刺激家蝇幼虫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12 h的家蝇幼虫与未诱导的家蝇幼虫为消减杂交对象,获得了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与T/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了刺激家蝇幼虫cDNA消减文库。PCR检测发现,文库的阳性克隆中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在200~1 000 bp之间,随机挑选了161个含大小不等差异片段的克隆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鉴定了36种蛋白的基因片段,包括抗菌肽、酶、核糖体蛋白、其他功能蛋白以及功能不明的蛋白。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其中6种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防御素和攻击素基因在细菌刺激后24 h内明显上调表达,而溶菌酶、酚氧化酶原活化因子、糜蛋白酶和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基因在细菌刺激后0-4 h内表达受抑制,12 h后上调表达。该研究结果为家蝇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家蝇免疫防御机制的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