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茶树缺乏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茶树原位转化转基因方法,为茶树基因功能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茶树品种‘铁观音’、‘白叶1号’和‘龙井43’的实生幼苗为受体材料,进行去顶芽和腋芽处理。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实生苗伤口,通过抗性筛选获得再生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采用短穗扦插法获得茶树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再生芽中GUS(β-glucuronidase)和HYG(hygromycin)标记基因经多次PCR检测均为阳性,经测序验证PCR产物序列与标记基因序列一致。‘铁观音’、‘白叶1号’和‘龙井43’的转化率分别为8.14%、2.99%和2.53%。建立了不依赖茶树组织培养的原位转化转基因体系,具有操作简便、转化率高、成本低、试验周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晨 《微生物学报》2021,61(8):2530-2544
[目的] 研究TetR家族转录因子Ms0606对耻垢分枝杆菌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测定生长曲线检测Ms0606在分枝杆菌耐药性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凝胶迁移阻滞实验和DNase I足迹法鉴定转录因子Ms0606识别的保守序列,进而探究其潜在的靶基因;其次,利用逆转录-qPCR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检测Ms0606对靶基因Ms0608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讨Ms0606调控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结果] 与野生型菌株相比,Ms0606超表达菌株对异烟肼表现为敏感,Ms0606敲除菌株对异烟肼表现为抗性;Ms0606可以识别其自身操纵子上游区域内保守的22 bp回文序列,利用回文序列搜索耻垢分枝杆菌的基因组,发现Ms0606可能调控5个潜在靶基因;逆转录-qPCR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显示Ms0606作为抑制子负调控Ms0608的表达,这可能会影响分枝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鉴定了一种新的由Ms0606编码的耻垢分枝杆菌的Tet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该因子可调节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靶基因的调控功能及对分枝杆菌耐药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阻塞性肺炎与肺腺癌发病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确诊的436例肺腺癌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根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晚期肺腺癌患者更易出现阻塞性肺炎(χ2=5.662,P=0.017);中心型肺腺癌较周围型更易出现阻塞性肺炎(χ2=4.432,P=0.035);在肺腺癌中,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体重下降与否与阻塞性肺炎的发生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肺炎的发生与晚期肺腺癌以及中心型肺腺癌有关,重视筛查对肺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 C1-INH)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验证后用于C1-INH纯化工艺摸索。方法 用羊抗人C1-INH抗体作为捕获抗体,用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人C1-INH抗体作为检测抗体,进行棋盘滴定初步确定捕获抗体的工作质量浓度,用西门子血浆标准品进行系列稀释作为标准品经过2轮实验来确定拟合曲线和线性范围及检测抗体的工作质量浓度,用血浆标准品标定电泳C1-INH标准品(电泳纯度>92%),分析与血浆标准品的平行性来选择本方法最终使用的标准品,最终建立了C1-INH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对此方法进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电泳标准品稳定性的验证。将验证后的方法用于C1-INH纯化工艺的摸索及产品质量分析,并与特定蛋白检测仪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捕获抗体质量浓度为400.000 ng/mL,检测抗体质量浓度为400.000 ng/mL,标准曲线采用四参数方程拟合,电泳标准品的质量浓度为0.895 mg/mL,血浆标准品作为本方法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60~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纯化抗原用于制备ZNF268的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目的基因片Spacer区序列,亚克隆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SPA。然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DE3(Rosseta),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离,获纯化融合蛋白6His-SPA。用6His-SPA免疫家兔,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从血清中获得ZNF268特异的多克隆抗体。结论:通过构建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PA,用获得的初步纯化融合蛋白6His-SPA,制备了特异的ZNF268的多克隆抗体6His-SPA Ab。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可以特异性地水解蛋白质和多肽的谷氨酰胺残基,研究了产吲哚金黄杆菌产生的微生物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代谢曲线和初步的分离纯化。发酵过程中pH升高,氨浓度增加,到14 h时酶活达到最高为0.359 U/mL。发酵液离心去上清液经3 kD滤膜超滤4倍时,纯化倍数和得率都最高。超滤液加入4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蛋白质,酶的得率最高为72.7%。沉淀用缓冲液复溶后,经过SP-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单一峰。经过多步纯化后酶得率为31.72%,纯化倍数为124倍,经SDS-PAGE电泳鉴定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20 kD。  相似文献   
7.
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与钩藤碱抑制甲基苯丙胺依赖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 place preference,CPP)作用的关系。斑马鱼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甲基苯丙胺40 mg/kg)、钩藤碱低剂量组(40 mg/kg)、钩藤碱高剂量组(80 mg/kg)、氯胺酮组(150 mg/kg)。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后,进行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训练,建立斑马鱼甲基苯丙胺CPP依赖模型,分析各组斑马鱼在CPP箱中的活动,以及各组斑马鱼脑内NR2B的表达情况。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40 mg/kg后,甲基苯丙胺依赖斑马鱼CPP模型成功建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在伴药箱中的时间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高剂量组斑马鱼在伴药箱中的时间明显减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脑内NR2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给予钩藤碱干预后,斑马鱼脑内NR2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脑内NR2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给予钩藤碱干预后,NR2B蛋白表达减弱。钩藤碱可抑制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斑马鱼CPP效应,其机制与抑制NR2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是一种高香型半发酵茶,因其具有的花果香和鲜醇浓厚口感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萎凋是促进乌龙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第一道工序。然而,乌龙茶萎凋过程中影响风味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利用转录组测序对乌龙茶鲜叶、室内萎凋叶和日光萎凋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个样品中共鉴定出10793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合成、萜类化合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剪接体通路。从这4个富集通路中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基因和4个差异剪接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基因在萎凋处理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数据集中的结果一致。对上述富集通路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日光萎凋处理后类黄酮合成基因的转录抑制、萜类化合物合成基因的转录增强、茉莉酸信号转导和可变剪接机制共同参与调控了日光萎凋叶中高花果香和低苦涩味的风味品质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日光萎凋处理在乌龙茶风味品质形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朱晨  杨敏 《微生物学报》2023,63(6):2430-2439
【目的】异烟肼(isoniazid, INH)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是治疗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2种主要一线药物,虽然这2种药在临床上的联合使用有效地遏制了结核病的蔓延,但是它们之间潜在的协同作用机制却十分不清楚。【方法】本项目以耻垢分枝杆菌为模式菌株,首先,克隆Ms0606基因并以异丙基β-D-1-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诱导蛋白质的表达,再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证实Ms0606蛋白与EMB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证明EMB对Ms0606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然后检测基因Ms0606超表达菌株在INH及INH+EMB处理下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最终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Ms0606蛋白,EMB与Ms0606以1:1的比例结合,并且EMB能特异性地增强Ms0606的DNA结合活性,在非致死剂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26例)和非pCR组(79例)。比较pCR组和非pCR组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预测价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年,根据ROC曲线确定的NLR、PLR、LM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NLR、PLR、LMR组和低NLR、PLR、LMR组,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PLR、LMR组5年无病生存期(DFS);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pCR组化疗前NLR、PLR均低于非pCR组(P<0.05),LMR高于非pCR组(P<0.05)。化疗前NLR、PLR、LMR三项联合预测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前高NLR、PLR组5年DFS分别低于低NLR、PLR组(P<0.05),高LMR组5年DFS高于低LMR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升高是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LMR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pCR组化疗前NLR、PLR更低,LMR更高,高NLR、PLR和低LMR患者5年DFS更低。NLR、PLR、LMR对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联合能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