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本试验应用三种防治棉浮(鹿土)子之有效接触剂,烟草、除虫菊、及豆薯种子,与两种配合式之波尔多液;4—6—50式及2—4—50式,同时在棉田内每半月施用一次,自六月半至七月底共施用四次。比较其消减虫口,减轻受害程度及增加产量诸功能,藉以证明波尔多液之特性。 (二)1000倍豆薯种子粉悬液、600倍除虫菊粉悬液、及100倍烟草水,三者不论在消减虫口,减轻受害程度,以及增加产量各方面,其功能均相若,无显著差异。 (三)4—6—50式波尔多液与2—4—50式波尔多液,对于治虫、减害及增产各功能,亦无显著差异。 (四)豆薯种子粉悬液、除虫菊粉悬液、及烟草水三种接触剂经施用后一天之治虫效力,均显较波尔多液为优,惟至第三天,差异便不显著,三天以后,波尔多液之功效反日见优越。此显示波尔多液之持久特性。 (五)棉浮(鹿土)子之虫口发生愈多,则波尔多液之功效愈著。因其效力持久,所抑制之虫口可还较接触剂为低。 (六)波尔多液减轻棉叶之受害程度,因其药效持久,附属牢固,保护力强,故亦较三种接触剂为优。 (七)施用波尔多液后,结铃数显然增加。其功效亦优于三种接触剂。 (八)施用波尔多液后,每亩皮棉产量亦显著增加。本年结果,施用4—6—50式波尔多液者,产量较对照区增多3.12倍,2—4—50式波尔多液区较对照区增产2.85倍  相似文献   
2.
徐玉芬 《昆虫学报》1959,(5):395-422
鳞翅目昆虫的蛹,在害虫调查和防治等工作中经常发现,但往往不容易就蛹期鉴别种类,须等待羽化之后再行鉴定,又往往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因此蛹期的鉴别方法,和其他未成熟期的虫态——卵和幼虫一样,是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害虫种类上日益感到迫切需要的知识。但是这方面的资料,目前还很缺乏,有关害虫蛹的种的形态特点,仅散见在各种害虫的研究报导中。还缺乏比较系统的资料。作者在四川重庆地区就鳞翅目主要害虫种  相似文献   
3.
徐玉芬 《昆虫学报》1963,(5):658-663
在重庆地区的自然条件下,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冬季既可以在落叶木本植物如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上产生两性世代的雄蚜和产卵雌蚜, 并产卵过冬;也可以在宿根草本植物如蜀葵 Althaea rosea(L.)上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的有翅或无翅胎生雌蚜繁殖过冬。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菜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Davis)和桔二岔蚜Toxoptera aurantii(Fonsc)通常都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繁殖过冬。桃蚜 Myzus persicae(Sulzer)在十字花科蔬菜、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na Irish、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L.等冬季作物上可以继续营弧雌胎生世代繁殖, 但在桃树上Prunus persica Stokes 可以出现少数两性世代的产卵雌蚜和雄蚜。由于雄蚜的出现时期较晚, 将近在落叶以前, 而产卵雌蚜不经交配通常均不能产卵, 因此在桃树落叶前产卵雌蚜常未及产卵而随落叶从桃树上消失。从接种饲养试验的结果证明:麦长管蚜在提早至8月播种, 至冬季已进入乳熟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上, 可以产生少数雄蚜, 但未见产卵雌蚜。菜缢管蚜在生长衰弱的油菜 Brassica napella Choix的黄脚叶上, 可以产生少数产卵雌蚜及卵, 但未见雄蚜。在田间瓢儿白Brassica chinensis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的黄脚叶上也发见同样情况。在养虫室内将采自田间棉株、木芙蓉、或木槿上的棉蚜, 接种在蜀葵上, 不产生两性世代。反之, 将蜀葵上棉蚜接种在木槿上便产生两性世代。与田间的情况相吻合。 根据观察试验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 作者认为温度、光照、以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是引起蚜虫产生性蚜的主要原因。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对各种蚜虫的影响有所不同。故不同的蚜种在同一地区可以产生不完全相同的越冬情况。一种蚜虫在同一地区, 达到一定的自然低温条件下, 寄主植物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生长情况的营养条件, 可能是影响性蚜产生与否的主要因素。 从1955年至1962年曾在重庆北碚地区进行棉蚜、麦长管蚜、菜缢管蚜、桃蚜、及桔二岔蚜等的越冬习性的田间观察及室内接种, 或饲养试验。现将这几种蚜虫的观察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并对蚜虫性蚜产生的原因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