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国蔷薇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hui(安徽):Chuxian(滁县),Langyashan(琅琊山),Nantianmen(南天门),alt.150m,margin of forest,1991-05-25,J.Z.Shao(邵建章)90801(type,ANUB);the same lo-cality,1990-05-26,J.Z.Shao,90581. 灌木,高2~3m,小枝圆柱形,有直或稍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连叶柄长5~9cm,小叶片长椭圆形,最上1对小叶最小,长1.3~2cm,宽4~7mm,顶小叶  相似文献   
2.
多环芳烃是一类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是消除此类污染物的理想方法,已发现多种细菌具有这种功能。主要针对细菌在多环芳烃降解中上游途径的代谢酶及基因簇的组成进行综述,阐述了酶的遗传学特点,并探讨了PAHs代谢基因的进化。这有助于了解PAHs的细菌降解机制,并为有效实施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娟  周影  王芹  张春杨  薛强  祝长杰 《菌物学报》2020,39(12):2328-2337
柞蚕蛹虫草中含有虫草素、腺苷、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护心脑血管、抗癌等方面的作用,是冬虫夏草的良好替代品。以柞蚕蛹虫草的继代培育为基础,分别检测蛹虫草菌在不同传代次数时柞蚕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状态、蛹虫草中腺苷、虫草素、虫草多糖含量及蛹虫草菌菌丝、分生孢子中活性氧的分布。第1代蛹虫草菌接种后柞蚕蛹出现腐烂现象;第2、3代培育的子实体生长量、腺苷及虫草素含量均较高;第4代子实体生长量、腺苷及虫草素含量均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柞蚕蛹虫草中虫草多糖含量在传代过程中也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较腺苷和虫草素缓慢。第2代培育的柞蚕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状态优于第3代,故第2代蛹虫草菌更适合应用于批量生产。蛹虫草菌退化后含有活性氧的分生孢子比例增大,这可能是发生退化的表象之一。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微生态制剂的类型和菌种的基础上,从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微生态理论,并从预防治疗各种腹泻、结肠癌、动力障碍性疾病、肝硬化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继而指出了应用注意事项,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高原地区的竹叶病理组织上分离到1株可产生红棕色素的丝状真菌ZL07-8。通过对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喙等的形态学研究及对ITS和5.8S rRNA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发现此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干制培养物ZL07-8D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细菌降解多环芳烃上游途径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环芳烃是一类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是消除此类污染物的理想方法,已发现多种细菌具有这种功能。主要针对细菌在多环芳烃降解中上游途径的代谢酶及基因簇的组成进行综述,阐述了酶的遗传学特点,并探讨了PAHs代谢基因的进化。这有助于了解PAHs的细菌降解机制,并为有效实施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作物连作障碍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连作障碍成因复杂,其中植物化感物质酚酸的毒性作用是重要因素,而消除酚酸最经济、环保、有效的方法是生物防治法。本文综合阐述了利用微生物降解植物化感物质酚酸的菌株资源、酚酸底物范围和降解效果,进而分析论述了微生物降解主要酚酸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原儿茶酸等的代谢途径、关键酶及分子机制,推进了对酚酸降解机制的系统认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酚酸降解菌在优化作物根际微环境、缓解作物连作障碍及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微生物资源解决连作障碍等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索和实践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学问题的引导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了考核办法,加强了对平时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重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