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发光细菌在水环境生物毒性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光细菌是一类自身含发光基因且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细菌,其分布非常广泛。由于具备了日常毒性检测所要求的快速灵敏以及再现性好的特点,发光细菌法愈来愈受到关注,且因其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常被用作早期预警系统。基因操作技术的介入更使得发光细菌试验具有了分辨各种毒性的功能。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发光细菌的毒性试验方法,以及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neoplasm,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粘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低度恶性肿瘤。其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命名及分型标准复杂混乱、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且检查手段众多、治疗需采用不同方案。因此,本文从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及生物学行为、影像特征及影像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就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减黄治疗后早期胆管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上海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普外科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减黄治疗后2周内是否发生胆管炎分为早期胆管炎组与非早期胆管炎,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共入组69例临床资料,男性40例,女性29例,减黄治疗后早期发生胆管炎者17例,中位时间3(2, 11.5)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总胆红素、引流方式上未发现统计学差异,而引流物直径、胆道梗阻部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引流物直径是减黄治疗后发生早期胆管炎的相关因素[OR=0.889, 95% CI(0.792, 0.998),P=0.046]。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减黄治疗时,应选择直径较大的引流物,对胆道进行充分、有效的引流,可减少减黄治疗后早期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