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大多数突变性状由1对或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并具有内在的机制,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水稻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120个国家种植水稻。水稻的近缘或远缘种具有一些优良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等。将这些性状导入水稻,是科学家们所希望的,但因用普通杂交方法存在交配系统的不亲和性等难题而进展不大。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人类能够在细胞水平通过体细胞杂交方法实现遗传信息的重组。  相似文献   
3.
植物名称:小苍兰(Freesia refracta)。别名:香雪兰、洋晚香玉。材料类别:幼嫩叶片切段。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生根等过程均在MS+BA2(mg/l,下同)+NAA1+IAA1的培养基上完成。温度25±1℃。每日光照12小时,光照度1500lx。生长和分化情况:取1cm长的嫩叶切段接种在  相似文献   
4.
孙立华  佘建明 《遗传》1982,4(1):9-9
1979年我们利用水稻花粉单倍体植株的 茎节、幼穗、叶鞘和叶片等组织进行离体培养, 诱导出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突变体HX-3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感病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离体筛选技术获得了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胞突变体HX-3。连续8年以我国长江流域白叶枯病代表菌析浙173(IV型)对HX-3的R1到R9代进行抗性鉴定,HX-3的抗病性可以稳定遗传。抗性遗传分析表明HX-3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1999~2000年连续两年利用我国、菲律宾和日本的32个水稻白叶枯病菌株,测定HX-3及IRBB1等13个具不同显性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抗性,HX-3抗谱广,且与已知显性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在此基础上,以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IRBB4、IRBB7、CBB12和IRBB21和HX-3杂交,进行等位性分析,4个杂交组合的F2代均出现抗、感分离,说明HX-3与这4个基因不等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HX-3具有1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为Xa-25(t)。  相似文献   
6.
流脑防治的微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初探人咽部正常菌群对A群、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2417%的人咽部存在可抑制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细菌;一般健康者、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和流脑病人之间差异不显著。对41株抑制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细菌的检测可见,有23株(占5610%)对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有5株菌对8种实验标准致病菌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表明人咽部正常菌群对致病菌拮抗作用的非特异性和多重性。部分人咽部正常菌群细菌的代谢产物亦可抑制A、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幼穗发育的雌雄蕊形成期用化学杀雄剂Ⅲ号(一种吡喃酮类衍生物)30mg/m2处理籼稻HX-3和粳稻镇稻88后,其幼穗、颖花和花药中的活性氧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积累高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低于对照.在处理后第5天,与对照相比,幼穗中H2O2、O2、MDA含量明显增高,而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至处理后第15天,花药中H2O2、O2、MDA含量均比对照增加约1.5倍以上,同时POD、ASA-POD、SOD活性比对照下降一半以上.化学杀雄剂III号处理水稻导致雄性不育的发生,可能与幼穗、颖花和花药中较高的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从而损伤幼穗及花药细胞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例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伸长最为明显,占增长的66.3%。在R3、R4代中矮秆类型继续分离出高秆和矮秆两在型,分离比为3:1,高秆类型未见分离。显示所分离的高秆是供体亲本02428的单基因突变。暂名为02428  相似文献   
9.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 ,大多数突变性状由 1对或 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 ,并具有内在的机制 ,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Xa-25是从体细胞突变体HX-3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花药培养构建了02428(粳稻)和HX-3(籼稻)的双单倍体(DH)群体,该群体包含了129个稳定株系,以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白叶枯病的代表菌株浙173对DH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抗病株系数和感病株系数分别为62和67。共选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300对SSR引物对02428和HX-3进行多态性分析,有74对引物在双亲之间表现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引物对DH群体进行连锁分析,从而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定位到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的两个SSR标记RM6748和RM1153之间,连锁距离分别为9.3cM和3.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