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属(Gossypium)的种间杂交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种间杂交,可将棉属中某些种,尤其是野生种和半野生种的优良特性引入生产上栽培的种,从而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新类型或新品型。这是长期以来育种工作者的愿望。同时,棉属的种间杂交对创造雄性不育系,探索棉属的分类与进化以及对于遗传育种理论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棉属的种间杂交也和其它一些植物一样存在着杂交亲本的不亲和性和杂种后代的不育性。根据胚胎学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 对不育的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Dangui’ )和可育的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花芽分化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花芽分化初始期、总苞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顶花花被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6个阶段。雄蕊的发育在丹桂和籽银桂之间基本没有区别, 都能形成完整的花粉囊和成熟的花粉粒。但是, 雌蕊的发育在可育的籽银桂与不育的丹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花芽分化的过程证明, 丹桂的不育是由于雌蕊发育不正常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小盐芥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论文研究了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及该阶段与花蕾、花、果实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小盐芥雌蕊由2心皮组成,侧膜胎座,每室胚珠多数,弯生,双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之下,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4.
小盐芥营养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盐渍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盐生植物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小盐芥根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为1层,且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根毛数量较少;皮层仅由外皮层和内皮层2层细胞构成,细胞大,排列紧密;根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的初生结构中外剀维管束8~10束,大小不等,呈一轮排列;髓和髓射线发达;茎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也很发达。根和茎的这些结构特点提高了植物体吸收、运输水分的能力,而且根的特殊结构和输导系统将盐分限制在根内,适应于盐渍环境所造成的渗透胁迫和干旱胁迫。小盐芥叶片较小,上、下表皮细胞各1层,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但叶绿体体积大、数目多,细胞间隙较大,通气性能好,光合效率高。这些特点对其适应干旱盐渍环境有重要意义。小盐芥上述结构特征与典型真盐生植物、旱生植物相去其远,其营养器官内也无盐腺、囊泡等泌盐结构。由此推论,小盐芥更倾向于似盐生植物(拒盐植物)。  相似文献   
5.
小盐芥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显微水平上研究了小盐芥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及不同阶段与花蕾外部形态的相关性.本实验报道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蕊为四强雄蕊,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方式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3-细胞型,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由4层细胞构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植株花蕾肉眼可见时,雄性孢原细胞开始分化.花蕾露白即蕾长1.1~1.7 mm时,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即3-细胞花粉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对比检查。结果: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时BALP和TRAP-5b分别为(10.96±0.93)ug/L、(3.71±0.72)U/L,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时BALP和TRAP-5b分别为(10.91±0.81)ug/L、(3.73±0.65)U/L,较治疗前和对照组亦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各检测指标统计值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在治疗前、6个月、12个月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联合应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和钙尔奇D片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且对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病人耐受度较好,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癌基因c]myc、c-erbB2和抗癌基因p16、p53四种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0例口腔鳞癌和5例正常口腔粘膜中癌基因c-myc、c-erbB2和抗癌基因p16、p53的mRNA表达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口腔鳞癌中c-myc、c-erbB2、p16和p53四种基因的mRNA表达率依次为83.3%、70%、93.3%和80%;统计分析发现,这四种基因的mRNA表达在不同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或转移状况、复发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myc和p16 mRNA表达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1).结论c-myc、c-erbB2、p53和p16这四种癌基因或抗癌基因的mRNA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c-myc和p16 mRNA表达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雄全异株流苏树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艳霞  孔令茜  陈鹏臻  苗欣  尚富德 《生态学报》2017,37(24):8467-8476
雄全异株是自然界罕见的繁育系统。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对雄全异株植物流苏树传粉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苏树的雄花与两性花的雄蕊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均能产生功能花粉粒。两性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分化形成雌蕊,雄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后形成一个空室并停止发育至整体退化。雌蕊先熟,柱头可授期长,花粉在花药开裂后具有活力,室温下,活力维持在10%以上约2周。流苏树靠风和昆虫(主要是蓟马和食蚜蝇)传粉。控制授粉30 d后,自然对照结实率为34.36%;两性花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自发自交的结实率仅10.70%;人工授粉下杂交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同株异花);有性生殖受到传粉者限制;是混合交配系统。证实流苏树是木犀科又一功能性的雄全异株,其依靠雄株增加异交花粉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自交衰退;同时两性花的自交亲和保障生殖成功。流苏树雄花的雌蕊退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木犀科的雄全异株是两性株向雌雄异株进化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校和其他单位送检的3例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NASH患者和4例NAFLD肝硬化患者的肝穿刺组织。用2.5%戊二醛、1%锇酸双固定、Epon 812包埋,超薄切片70nm,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JEM-2000EX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脂滴沉积、以小脂滴为主,可互相融合。NASH患者的肝细胞都可出现大量脂滴积聚,为大小脂滴混合型、内容物主要为中等电子密度、比较均一的甘油三酯,部分脂滴周围可见磷脂成分,NASH患者肝细胞内脂滴也互相融合。肝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多形性线粒体、基质颗粒增多、线粒体增大和嵴的丧失是主要的电镜异常发现,线粒体内还可见副晶格样包涵体。部分NASH患者肝细胞内可见Mallory小体。NASH患者肝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Kupffer细胞增生不明显,NAFLD肝硬化患者Disse间隙和肝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增生。结论:NAFLD具有较为明确的超微结构改变,电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动物可以通过声音信号完成识别、求偶、报警等交流活动,越复杂的声音信号携带的信息越多,越能传达完整有效的信息,从而提高发声者和接收者的适合度。然而动物只能发出有限的音节,句法的存在使得有限音节通过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复杂的声波序列,从而传递更加精细、丰富的信息。另外,动物句法跟人类语法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动物的句法结构有助于理解人类语言的形成机制。本文总结已有研究,将动物的句法结构进行归类,有助于系统地揭示动物叫声的形成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动物的句法分化和地理变化,为人类方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最后,总结了不同动物类群句法研究现状,针对性地为未来句法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