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鱼捕起后易死,较难用活的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死的亲本进行人工受精,亲本死亡的时间对卵的受精率影响较大。本文对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亲本死亡时间与卵受精率的关系进行了系列研究,亲本死亡后240分钟内,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人工受精,结果表明,卵的受精率随着亲本死亡时间的延长,其受精率越来越低,240分钟后,受精率趋于0。水温在15℃以下,亲本死亡105分钟后进行人工受精,平均受精率为43%,因此建议水温在15℃以下近太湖新银鱼的人工受精应在亲本死亡后105分钟之内进行。    相似文献   
2.
雌核发育团头鲂的形态和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正常二倍体群体作为对照组, 对团头鲂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群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组型、性腺发育及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雌核发育群体与正常群体在外部可数、可量性状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但雌核发育群体出现了尾鳍条数为12的畸形个体, 与正常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两个群体的染色体条数都是48, 核型均为18 m+26 sm+4 st; 观察了20尾雌核发育个体的性腺, 均为雌性个体且卵巢发育良好; 采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正常群体和雌核发育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8个和1.7个, 雌核发育群体的多态性显著低于正常群体, 表明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具有高度的遗传相似性, 可作为一个很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草鱼CIK细胞和MTT法测定镉和铬毒性试验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主要养殖鱼类草鱼的肾脏细胞系CIK为靶细胞,从MTT法的细胞接种浓度、MTT 浓度及温育时间等几个重要参数,研究了对CIK细胞应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毒性测定的条件,并根据最适条件,测定了氯化镉(CdCl2) 和重铬酸钾(K2Cr2O6) 对草鱼CIK细胞的毒性,建立了一种利用鱼类细胞系(草鱼CIK细胞) 进行化合物毒性测定的方法。由于每种细胞系各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有毒物质不同的敏感性,因此该测定方法的建立,在水产养殖环境毒理的领域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遗传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其在动物遗传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DNA分子标记可以观察到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在水产养殖种类中使用的遗传标记主要包括线粒体DNA、RFLP、RAPD、AFLP、微卫星、SNP和EST标记。DNA分子标记的应用使得人们对水产养殖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近亲繁殖、种类和品系鉴定以及遗传连锁图谱建立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加快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基因的鉴定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研究。将这些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及如何从人类基因组工程和斑马鱼这种模式鱼的研究中得到启发,更好的应用于水产动物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5.
1992年5月至1996年8月对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的形态学,繁殖特性,生长以及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繁殖季节为3-6月,其中4月中旬为繁殖高峰期,与太湖新银鱼不同只有春季产卵群体,生命周期为一年。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2.014×10-6L3.170(r=0.999)。其von Ben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5.071-e-0.2394(t+0.5066)forbody length and Wt=1.1281-e-0.2394(t+0.5066)3.170。    相似文献   
6.
研究仔稚鱼消化机能的发育变化对于掌握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特点、营养需要及提高仔稚鱼成活与生长等均有重要意义。采用HE、PAS等染色方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鳡(Elopichthys bambusa)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消化道组织的早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初孵仔鱼卵黄囊的相对体积以鳡的最大;(2)均在孵后2d和3d分别出现肠管和口裂,在孵后3d、4d和2d分别出现肠腔;(3)在孵后4d、7—9d和4d其肠腔内分别出现食物团,表明此时草鱼、鳡和翘嘴鲌已分别开始外源性摄食;(4)在孵后5d、6d和6d其肠道内表面分别出现黏膜褶,随后在稚鱼中其黏膜褶的高度和数量不同程度的发育;(5)草鱼和鳡的肠道分别在孵后14d和30d出现盘曲,而在翘嘴鲌的切片图中未发现其肠道的盘曲;(6)草鱼、鳡和翘嘴鲌的肠道分别于孵后17—23d、30d和24—29d出现数量较多的黏液细胞,此时标志着食性的转换和分化过程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454 GS FLX高通量测序的团头鲂ESTs中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8.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良好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方法 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自殷骨中分离,应用贴壁选择法结合细胞克隆挑选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刺激法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培养的细胞并照像记录。结果,培养获得了纯化的呈梭形成纤雏样细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生长因子EGF和PDGF-BB的共同作用下,传代MSCs生长旺盛,形态均一。结论 该方法是简便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长相关基因对团头鲂生长发育的调控, 研究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团头鲂6个生长相关基因在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3、6、12月龄)相关组织(脑、肝脏、肌肉)的表达情况, 并比较了这些基因在生长快和慢两个群体的表达差异. 结果显示: GHRs基因在肝脏与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脑, 在6月龄表达量高于3月龄与12月龄, 生长快群体中的表达量高于生长慢群体(P0.05); IGFs基因在三个组织中均有表达, 肝脏表达量最高, 生长快群体中的表达量高于生长慢群体(P0.05). MSTN a与MSTN b基因在组织中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MSTN a在肌肉中高表达, MSTN b主要在脑与肝脏中表达. HCL聚类结果表明: 除了MSTN a基因外, 其他5个基因在生长差异的两个群体中表达量均分别聚为一支. 不同时期组织表达聚类结果表明, 除了3月龄肝脏与12月龄肌肉组织, 6个生长相关基因在不同时期的同一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相似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GHRs与IGFs呈正相关, MSTN a基因与GHR 2、IGFs基因呈负相关, 相同基因在两个群体中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在貫彻党的教育方針过程中,由于党支部的正确领导,我校生物教研組的工作在新老教师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在不过一年多的时間內迅速地扭轉了过去脱离生产实际,空談理論的局面。通过对方針反复的研究和討論,制訂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促进生物教学“三改五化”的規划。一年来,由于坚持执行了这一規划,使我們的生物教學出現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現在是教师愈教愈起勁;学生愈學愈有味,而且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質量,适当的进行現场教學和参加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