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傣族“龙山”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一例。其概念是“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是不能砍伐、狩猎和破坏的。人  相似文献   
2.
斯氏线虫属一新种(小杆目:斯氏线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斯氏线虫属一新种:尖尾斯氏线虫,并根据形态特征与属内的已知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的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朱华  王洪  李保贵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6,16(4):317-330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经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53科,640属,1394种及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29科558属1269种及变种。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和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71.3%;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90.1%;热带分布种超过总种数的90%。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占总数的35.3%;热带分布种中则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占总种数的64.5%为特点。这表明该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地理成分的交汇地带,这又使该石灰岩区系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单爪螯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螯蜂科;单爪螯蜂亚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单爪螯蜂属二新种;梳垫单瓜螯蜂Anteon pectinarolium,sp.nov。和滑盾单爪螯蜂Anteon blanduscutum,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新疆螯蜂科二个种,-为黑腹单节螯蜂Haplogonatopusoratorius(Westwood),另-为新种:晶额双距螯蜂Gonatopuscrystallinussp.no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28分子在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5例蕈样肉芽肿病人,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皮损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CD28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蕈样肉芽肿组皮损中CD28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4.53,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F外周血淋巴细胞上CD28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t=16.12,P<0.001)。MF外周血CD8 -CD28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t=4.925,P<0.001)。结论CD28分子在蕈样肉芽肿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斜纹猫蛛和红彩真猎蝽均是烟草上斜纹夜蛾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室内测定几种干扰因素对斜纹猫蛛和红彩真猎蝽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干扰因素对斜纹猫蛛种内、红彩真猎蝽种内和两种捕食者种间的捕食作用均有明显的干扰作用,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其对斜纹夜蛾捕食作用率显著降低。斜纹猫蛛种内的干扰系数和红彩真猎蝽种内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7278和0.6911,而两者种间的干扰系数为0.9464,说明两者种间的干扰作用要明显高于同一种捕食者种内的干扰作用。两种捕食性天敌对斜纹夜蛾的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随烟草茎杆数的增加而降低,表明空间异质性同样是影响两种捕食性天敌捕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烟草和香芋上斜纹夜蛾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组建烟草和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作用因子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烟草和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种群的增长倍数均以香芋高于烟草。无论烟草还是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均以“捕食及其它”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最大。如排除所有天敌等作用因子的作用,2005年烟草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1.2029和50.0371倍,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29.3492和41.2873倍;2006年烟草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3.1421和75.4167倍,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1.5357和70.5355倍。说明天敌等自然作用因子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而烟草上的自然作用因子的作用要强于香芋上的自然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9.
气温被普遍认为是春季物候期最主要的控制因子之一,然而低温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效应一直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西双版纳由于地处热带地区的北缘,其气温相对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较低。自1959年以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入了来自世界各个热带地区的4万余种植物进行保护,之前的研究证明西双版纳的低温对这些引种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1974年西双版纳出现的极端低温势必对引种植物造成极大威胁,同时也是对这些植物低温适应能力的一个考验。通过对比43种引种植物物候期(生长抽梢期与开花期)在1974年与常年的差异情况,分析不同来源(热带亚洲、热带美洲与热带非洲)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低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经历西双版纳1974年初的极端低温之后,使81%的引种植物生长抽梢期提前,同时也造成35%的引种植物在该年没有开花;而植物生长抽梢提前的主要原因则是极端低温以及低温过后气温迅速回升。引种植物均能顺利度过1974年的最冷时期,并出现生长抽梢物候,这意味着引种植物在经历极端低温之后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活动,但极端低温对引种植物繁殖活动的不利影响大于其对生长活动的影响;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极端低温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亚洲来源植物〉美洲来源植物〉非洲来源植物。因此在迁地保护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多选择亚洲热带植物,其次为美洲热带植物,而对非洲热带植物的引入则需谨慎考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常足螯蜂属三新种:黄头常足螯蜂 Aphelopus luteoceps sp. nov,黑常足螯蜂 Aphelopusniger sp. nov.和拟白斑常足螯蜂 Aphelopus albopictoide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黄头常足螯蜂,正模,陈学新采自浙江西天目山。该种与斑头常足螯峰近似,但从胸部包括并胸腹节的颜色,额线缺否及并胸腹节背面有无横脊加以区别。黑常足螯峰,采自西天目山。该新种与台湾常足螯蜂相似,以小盾片光泽否,并胸腹节后表面有无纵脊及外生殖器的形状相区别。拟白斑常足螯蜂采自西天目山,与白斑常足螯蜂相似,通过头部有无网皱,触角长度及外生殖器等的形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