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9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392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11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nvironmental unpredictability can influence strategies of maternal investment among eggs within a clutch. Models predict that breeding females should adopt a diversified bet-hedging strategy in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but empirical field evidence from Asia is scarce. Here we tested this hypothesis by exploring spatial patterns in egg size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 a frog species(Rana kukunoris) inhabiting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in-clutch variability in egg size increased as the environment became variable(e.g., lower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mean monthly rainfall at higher altitudes), and populations in environments with more unpredictable rainfall produced eggs that were smaller and more variable in size. We provide support for a diversified bet-hedging strategy in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s, which experience dynamic weather patterns and therefore are of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strategy may be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low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higher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al variance. Such a strategy shoul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reeding success and maximize maternal lifetime fitness by producing offspring that are adapted to cur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 speculate that in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s prone to physical disturbance, breeding females are unable to consistently produce the optimal egg size due to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g., duration of the active season, food availability). Species and populations whose breeding strategies are adapted to cope with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y adjusting offspring size and therefore quality show a remarkable degree of ability to cope with future climatic changes.  相似文献   
2.
3.
4.
5.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数种昆虫5S rRNA结构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已知结构的昆虫5S rRNA的核苷酸顺序,发现同科、同目的昆虫比不同科、不同目的昆虫有较少的核苷酸差别.根据Kimura和Ohta(1972)提出的经验公式,绘制了数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图.结果表明,从分子进化得到的结论和经典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DeWachter等(1982)提出的二级结构模型,归纳分析这些昆虫5S rRNA,发现保守位点与半保守位点(同一位点仅出现二种核苷酸残基)之和几乎占整个5S rRNA分子的100%.  相似文献   
7.
10μmol/的clotrimazole不仅抑制光合磷酸化活力,而且抑制各种类型的电子传递,是一个典型的电子传递抑制剂。经过它对叶绿体放氧,荧光和毫秒延迟发光影响的比较研究表明:clotri—mazole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作用部位在Q与PQ之间,即与DGMU的作用部位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8.
桑树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木本植物原生质作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林木树种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  相似文献   
9.
魏濂艨 《昆虫学报》1992,35(4):490-492
本文记述泉种蝇属Pegohylemyia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采自位于黔北高原的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诹访泉种蝇Pegohylemyia suwai新种 雄 体长7.0mm。眼具稀疏微毛。额约为头宽的1/19或触角第三节宽的2/3。间额前方橘红,向后渐黑;粉波银灰;间额交叉鬃发达,其前下方尚具一个小鬃。侧额狭,至  相似文献   
10.
小脑皮层在兔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伯仪  魏顺光 《生理学报》1991,43(2):103-112
以音调结合气流刺激兔角膜的训练建立瞬膜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率刚达90%,连续出现三组的学习初始阶段,电解损毁小脑半球第六小叶皮层使 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和瞬膜条件反射消除,但不影响“非条件”反射,而在经一周巩固训练的动物,损毁小脑皮层上述区域不发生影响。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在学习初期和记忆巩固时期也有所不同。在学习后期,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减低,和在学习初期与损毁小脑皮层后的频率变化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在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以小脑皮层为主导,对瞬膜条件反射的产生和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具有调制作用。随着记忆巩固过程,D-I 核脱离皮层的控制而发展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记忆痕迹基础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