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泽宏  姚星妹  黄守杰  吴婷 《病毒学报》2021,37(5):1179-118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导致肛门-生殖器及口咽等多部位肿瘤.近年来,随着对HPV研究的深入及多种HPV疫苗陆续上市,HPV疫苗对于多部位肿瘤的保护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证明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而近年也逐渐积累了一些HPV疫苗预防宫颈以外部位肿瘤的证据.本文拟综述HPV疫苗对于头颈、肛门、外阴与阴道、阴茎部位肿瘤保护效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较重,近年来发达国家也出现越来越多散发的本土病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人群基数大,慢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之后,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肝硬化、肝衰竭以及死亡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对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肝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阐明广西柳州地区自然人群中18~45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中和抗体和DNA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2013年3月至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女性,采集血清以假病毒中和试验(PBNA)法检测HPV16/18型中和抗体,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和HPV DNA检测,对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对采集的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诊断。采用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HPV DNA阳性率及HP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广西柳州地区18~45岁女性自然人群中,HPV16DNA或中和抗体阳性364例(15.8%,95%CI:14.4,17.4),HPV18DNA或中和抗体阳性164例(7.1%,95%CI:6.1,8.3)。CIN3在不同年龄组的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5),HPV16和HPV18型DNA阳性是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及以上)、CIN2+(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癌前病变未发现统计学相关性。HPV16/18型感染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未发现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其相关,表明接种疫苗仍是18~45岁女性预防HPV感染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广西柳州地区男女性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自然史。2014年6月至7月在广西科技大学招募161名有性生活史的大学生,基线访视收集其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之后每隔6个月进行随访,共随访2次。每次访视均采集女性阴道、外阴和肛周部位的标本,采集男性外生殖器和肛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对所有标本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男女性大学生HPV累积感染和清除的风险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和WLW-Cox比例风险回归分别分析HPV基线感染、新发感染和清除的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基线HPV感染率分别为7.7%和16.3%,男性感染率更低[OR(95%CI)=0.23(0.06~0.89);P=0.03]。大学生HPV新发感染率为7.6(95%CI:3.8~15.2)/1 000人月,未发现性别差异(P=0.69)。平均随访12.5个月后,70.6%(12/17)的感染被清除,清除的中位时间为6.6个月,且男性清除的速度更快[HR(95%CI)=4.37(1.26~15.12);P=0.02]。广西柳州地区女性大学生HPV感染率高于男性,且HPV感染在女性大学生中清除速度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EB病毒核抗原1-IgA抗体(EBNA1-IgA)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人群的鼻咽癌发病风险。检测中山市小榄镇2009~2010年入组的16 695位30~59岁参加鼻咽癌筛查人群血清,按首次筛查和随访中EBNA1/IgA抗体状态将筛查人群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未参加筛查的两个镇区同年龄组人群,利用中山市肿瘤登记系统、死因登记系统随访至2014年12月31日,分析各组人群的鼻咽癌发病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基线抗体阴性人群的发病风险比为0.46(95%CI 0.25~0.86),基线抗体阳性人群的发病风险比为31.1(95%CI 21.0~46.1);复查人群中上升组、持续阳性组的发病风险比分别为82.4(95%CI 36.1~188.2),26.4(95%CI 12.3~52.5),而下降组和波动组中未见病例。EBNA1/IgA基线阳性人群在5年中有很高的发病风险,复查人群中上升组和持续阳性组也有很高的发病风险,下降组和波动组发病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