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载脂蛋白E(ApoE)与迟发的家族性及孤发性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密切相关. 氯喹慢性中毒可诱发某些肌病理改变, 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P)与tau蛋白等的沉积, 与Alzheimer脑中见到的病理改变类似. 为分析这一改变的机制, 用逆转录结合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氯喹处理的大鼠肌肉中ApoE表达的改变进行了研究. 在PCR定量中采用了一种稳定表达的内源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作为内部参照. PCR扩增在很宽的循环数范围内成线性, 且靶mRNA与参照mRNA的扩增效率相当. 氯喹处理后大鼠肌肉中ApoE mRNA的表达从第6周开始增加, 第8周后超过对照组的20多倍. 结果提示, ApoE在氯喹慢性中毒所致的大鼠肌病理改变中发挥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对于我国广泛用作抗生菌肥的两株属于粉红孢类群的链霉菌(菌株5406和G4)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种,定名为泾阳链霉菌(Strcptomyces Jingyangvnsis n. sp. Tao et al.,1978),并指定菌株5406为这个新种的典型菌株。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是用于培育造林用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年来,特别是1974年冬和1975年春鼠害普遍发生,严重地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全株枯死。据我们在上马厂经营所40林班的调查,被害幼林的死亡率达80%以上,只得把死树砍掉,重新造林。为摸清鼠类的为害情况,我们组成三结合试验组,在林场受害较重的上马厂经营所,进行了重点调查和防治试验。初步结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铅锌尾矿中耐重金属镉的丝状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从重金属污染地分离出耐重金属镉真菌, 获得耐受重金属镉污染的高效菌株, 为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涂布法, 采用4种培养基对粤东北梅州市梅县铅锌尾矿废弃地9个样品进行分离, 并结合形态学和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鉴定分离到的耐镉真菌, 最后对分离到的耐镉真菌进行最小抑制浓度 (MIC) 检测。【结果】从粤东北梅州市梅县铅锌尾矿废弃地分离出72株丝状真菌, 经形态学和分子技术鉴定, 它们主要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属(Cladosporium)、油瓶霉属(Lecythophora)、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镰刀孢属(Fusarium)等。MIC检测发现有4株丝状真菌耐镉浓度较高, Paecilomyces lilacinus (Thom) Samson (6?20 p), Penicillium pinophilum Hedgcock (6?16 p), Penicillium rolfsii Thom (6?16 m) 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8?11 p) 分别为200、40、25和15 mmol/L。【结论】从粤东北梅州市梅县铅锌尾矿废弃地分离到的72株丝状真菌, 不同程度耐受重金属镉, 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有可能发挥作用。本研究为镉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重要菌株。  相似文献   
6.
张旭  周海艺  徐畅隆  徐波 《广西植物》2022,42(10):1786-1790
中国西藏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部分地区和类群存在采集不足,甚至空白。我们针对西藏日喀则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区域开展调查,发现一个未记录的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uier)植物,采集了标本和种子。经查阅《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Flora of Nepal鉴定为尼东绿绒蒿(M. dhwojii G. Taylor ex Hay)。该文植物新资料报道如下:(1)尼东绿绒蒿形态描述及其彩色图片。(2)该植物种子微形态、与近似种间的形态差异。新发现丰富了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多样性,对研究西藏乃至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和潜在的园艺价值。绿绒蒿属分类须加强野外调研,多技术手段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约25℃温度下孵化并选用第30~44期的美西螈(Ambystoma mexicanum)胚胎标本,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整体标本免疫染色,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胚胎30期,可观察到鳃神经节短小的鳃神经本干;胚胎35期,已能观察到较明显的部分分支和交通支;胚胎37期,形成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胚胎38期,可观察到舌咽神经的背支、咽头支;胚胎40期,可观察到舌咽神经的鳃裂前支.因而,美西螈鳃神经在胚胎早期遵循祖先型排列的特点,之后随胚胎的发育,出现随鳃器官演化而重新分布的趋势;其舌咽神经基本保持了鳃神经的原始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8.
间歇低温胁迫对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于物质不断减少,随着共价结合果胶质和离子结合果胶质减少,水溶性果胶质明显增加,纤维素也逐渐减少,但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较小,低温胁迫造成果胶质和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受,从而造成较高分子量果胶质的积累,果汁粘度升高。中途加温则能促进果胶质和纤维素的溶和解聚,引导细胞进行与果实成熟有关的细胞壁代谢,14C-蔗糖标记试验表明,在细胞壁不断降解的同时,也进行着合成,在果实成熟的启动阶段,细胞壁的合成能力加强,果实衰老过程与细胞壁合成减少有着直接的联系,受到低温伤害的果实细胞壁物质含量高于正常果实的原因,并不是其合成水平的升高,而是其降解的减慢。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