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用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处理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检测了不同处理对细胞活性、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水解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可以提高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能量代谢水平,促进透明质酸和弹性蛋白的表达;此外,白雪茶提取物还可以促进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和下调弹性蛋白酶的mRNA表达水平;两者共同作用时影响更显著。以上研究表明,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作用机制与两者可增强成纤维细胞活力,提高外基质成分的表达水平并抑制部分成分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2.
Rhizobia specifically interacts with the host, leguminous plant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nitrogen-fixing root nodules. The Rhizobium genes essential for nodule formation are called nodulation genes (nod or nol). The expression of nod genes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host signals, generally flavonoids, and the product of regulatory nodD gene, NodD[1,2]. The expression of nod genes results in the synthesis of Nod factors, which serve as the signal molecules to elicit root cor-tical cells di…  相似文献   
3.
两株淡水微囊藻的藻蓝蛋白基因间隔序列(PC-IG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株编号为003和004的淡水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sp)的藻蓝蛋白基因间隔序列进行测定,获得长度均为608bp的2条序列。同时从GenBank中获取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NCBI序列号AJ003179)及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NCBI序列号AF385391)的序列。分别运用MEGA3及ClustalX(Version1.83)软件对这4株藻的PC-IGS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分析和序列比对。碱基组成的比对结果表明4株藻的G+C含量分别为003(50.5%),004(51.7%),铜绿微囊藻(50.7%),惠氏微囊藻(52.3%),相差范围在0.2%~1.8%之间,其结果不足以区分这四株微囊藻;序列比对则表明003号藻株与铜绿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和88.35%,而004号藻株与铜绿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的序列相似性比较结果为95.13%和89.04%。此外,文章还探讨了PC-IGS序列作为微囊藻种间鉴定分子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与小黄鱼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艺燕  钱开诚  任岗  陈迪  章群 《生态科学》2005,24(2):143-145
对大黄鱼、小黄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得到1140bp的全序列。大黄鱼和小黄鱼的碱基组成相似,前者T、C、A、G含量分别为28.4%、33.0%、23.2%和15.4%,A+T含量为51.6%;后者T、C、A、G含量分别为26.7%、34.1%、23.8%和15.4%,A+T含量为50.5%。大、小黄鱼cytb基因中三联体密码子中碱基的使用频率很相似,第一位较均一,第二位富含T,第三位富含C。大小黄鱼cytb基因存在明显差异,序列相似性仅为88.95%;两序列间具有126个差异位点;碱基转换/颠换率为3.1,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碱基转换中C\T显著高于A\G,表现出转换偏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助搏反搏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出现了许多类型的助搏反搏装置。这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人工操作。为了提高助搏反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我们利用微机技术,先后对助搏反搏装置进行了两个方案的研制,做过多次动物实验,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第一个方案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以便交流。一助搏原理及其实现助搏技术应用于体外循环过程中,其目的是要将经人工心肺机处理后的新鲜血液,以合乎生理的搏动形式灌注入主动脉,实际上人工心肺机完成了肺的功能和驱动血液单向流动的动力。而助搏器则起左心室使血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嗅觉相关基因,为今后研究其触角的化学感受机制及生物防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NovaSeq 6000对花椒窄吉丁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用Trinity软件对获得的高质量reads进行序列拼接与组装;使用BLAST软件将触角转录组数据比对NR, NT, Swiss-Prot, GO, KEGG, BLASTX,eggNOG, Pfam, TmHMM, SignalP, KO, Map, BLASTP和RNAMMER公共数据库;基于初步筛选到的花椒窄吉丁候选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 CSP)以及其他鞘翅目昆虫的同源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利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运用RPKM (reads perkilobase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值对嗅觉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花椒窄吉丁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6 209条基因和90 982条转录本,其N50分别为2 103和2 523 bp,组装完整性较高。注释到NR数据库的基因最多(41.62%),其中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相似基因所占比例最高(19%)。在GO数据库中比对到11 614个基因,按功能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与生物学进程三大类57个分支,其中分子功能大类中的结合(70.57%)与催化活性(45.51%)相关基因占比最多;KEGG代谢途径分析表明,7 427条基因参与了5类代谢通路,其中涉及信号转导的基因最多,为815条;筛选到7个候选OBP基因和5个具有全长开放阅读框的CSP基因,其编码蛋白均具有化学感受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花椒窄吉丁OBPs和CSPs分别与苹果小吉丁A. mali的OBPs和CSPs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RPKM值表明,嗅觉相关基因AzanOBP1和AzanOBP2在雌成虫触角中不表达,在雄成虫触角中微量表达;AzanOBP3在雄成虫触角中高丰度表达。【结论】首次获得了花椒窄吉丁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了花椒窄吉丁OBP, CSP, Or, IR和SNMP等的嗅觉相关基因。推测触角中高丰度表达的OBPs对雄成虫识别同类异性释放的信息素或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物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花椒窄吉丁化学感受基因功能分析及嗅觉感受机制研究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Tet-on(Tetracycline-on)基因表达系统,通过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诱导Runx2基因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探究Runx2促成骨分化功能,为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先后将调控质粒pTet-on和反应质粒pTRE-Flag-Runx2转染入C2C12细胞,并用G418和潮霉素分别进行2轮筛选,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选择对强力霉素诱导敏感的细胞克隆.用不同浓度DOX诱导C2C12/Tet/pTRE-Flag-Runx2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检测Runx2的表达,确定DOX的最佳诱导浓度与时间,并检测C2C12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表明,诱导细胞最佳DOX浓度为10μg/ml;最佳诱导时间为12h;诱导后Runx2基因高表达,C2C12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P0.05).成功建立Tet调控Runx2基因表达C2C1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Runx2基因功能分子机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
9.
在苜蓿根瘤菌中,nodD3基因的转录由两个彼此分离的启动子P1和P2控制. 在P1下游是一段由660 bp组成的序列, 接着是nodD3的编码区. 由P1下游序列3′末端开始缺失得到的一系列缺失突变体的遗传分析指出, P1下游+1~+125 nt序列对P1的表达是必须的. 互补分析和结瘤试验指出, ORF2自我抑制P1的表达, 而+1~+125 nt序列可对抗ORF2对P1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与表生环境具有明显差异,研究其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多样性对深入探讨井下水-岩-气-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徐州权台煤矿井下700 m水平采集了8个沉积物样本,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试和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煤矿井下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8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细菌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之和占比超过80%;煤矿井下的优势菌属主要包括乳球菌属(Lact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从井下环境细菌群落分布来看,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分布在岩巷中,而放线菌门则主要分布在煤巷中。岩巷中的细菌多样性整体上高于煤巷。样本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是影响煤矿细菌群落门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R2=0.766,P<0.05),其中放线菌、厚壁菌门和Latescibacteria与pH呈正相关,其他门类与pH呈负相关。TOC、总氮、总磷及硫酸盐对群落丰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煤矿污染机制及污染物迁移的研究中需充分考虑井下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