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阴道菌群紊乱的改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28-34周的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菌群正常组48例和菌群失常组102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102例菌群失常患者中滴虫6例,假丝酵母菌67例,衣原体17例,淋菌2例,细菌性阴道病1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P0.05)。菌群失常组患者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69%、22.55%、35.29%和18.63%,均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4.17%、8.33%、18.75%和6.25%(P0.05)。菌群失常组患者新生儿黄疽、新生儿感染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24.51%、21.57%、16.67%,均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10.42%、8.33%、4.17%(P0.05),在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中以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最多,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和低出生体重儿等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木黄酮(genistein,GST)对培养的人垂体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GST、β-雌二醇(E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催乳素瘤细胞,测定MTT值及3H-TdR掺入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GST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存在着剂量效应,10-5mol*L-1GST可使G1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55.3%上升为90.3%;不同浓度的E2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使G2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15.6%上升为41.8%。GST和E2的共同作用仍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但抑制程度降低。不同浓度的GST均明显促进催乳素瘤细胞的凋亡,E2对GST的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GS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培养人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E2可部分拮抗GST的抑制增殖作用,但对其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通路对移植皮肤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呈可溶性表达的CD40L分子胞外区(sCD40L),利用K14启动子构建了sCD40L皮肤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利用该载体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结果所克隆的CD40L胞外区片段其大小及序列符合预期;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I为骨架,通过DNA重组,获得了含K14启动子和sCD40L编码区的皮肤特异性表达载体K14-sCD40L;通过显微注射和胚胎移植,PCR筛选检测:49只G0代小鼠有1只小鼠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阴性对照无条带。结论成功建立sCD40L转基因阳性小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木黄酮(genistein,GST)对培养的人垂体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ST、β-雌二醇(E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催乳素瘤细胞,测定MTT值及^3H-TdR掺入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GST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存在着剂量效应,10^-5mol.L^-1GST可使G1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55.3%上升为90.3%;不同浓度的E2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使G2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15.6%上升为41.8%,GST和E2的共同作用仍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但抑制程度降低,不同浓度的GST均明显促进催乳素瘤细胞的凋亡,E2对GST的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GS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培养人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E2可部分拮抗GST的抑制增殖作用,但对其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对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兔场的实验兔球虫感染种类进行了调查.采用兔粪分离沉淀孵化法获得充分孢子化的卵囊,通过对卵囊形态鉴定,发现该兔场的家兔感染球虫达13种之多,以斯氏艾美尔球虫(占23%)、盲肠艾美尔球虫(占15.33%)、大型艾美尔球虫(占12.67%)和长形艾美尔球虫(占12%)4种为主,长艾美尔球虫和那格浦耳艾美尔球虫在重庆地区首次被检出.提示很有必要深入调查重庆地区的兔球虫种类和感染强度,积极探索适合重庆特点的兔球虫病防制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