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涛兰  金志刚 《遗传学报》1998,25(5):392-397
研究了抗癌导向药物IgY-Ricin A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理。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3细胞经IgY-Ricin A处理,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而同样处理的人胚正常肺细胞2BS,其生长不受这种药物的影响。FCM实验结果表明,IgY-Ricin A处理的MGC-803细胞,在8h开始出现细胞程序化死亡峰Apo,同样处理的2BS细胞则无Apo峰出现。经lgY-Ricin A处理的MGC-803细胞核由均一状态变为浓缩凝集状,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光切片和三维重组,发现MGC-803细胞核由原来的球形变成高度浓缩凝集的点状结构。DNA凝胶电泳分析显示,IgY-Ricin A处理的MGC-803细胞DNA被降解,呈现梯状电泳条带这一典型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指标。研究结果表明,IgY-Ricin A通过诱导细胞程序化死亡来控制MGC-803细胞的增殖,最终杀死癌细胞。  相似文献   
2.
3.
来源于囊胚期胚胎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无限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及分化为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各种细胞的潜能.阐明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维持以及向各种特定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胚胎发育过程,而且将促进胚胎干细胞尽早应用于疾病治疗.本文主要就干细胞的一种命运决定过程,维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或失去全能性开始分化,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该过程中的分子调控网络,包括信号转导通路、表达调控网络以及表观遗传调控.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许多化学药物的治疗都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杀伤癌细胞的。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焦点。IgYricinA为本实验室新研制的一种免疫毒。与其它种类的免疫毒一样,它能够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推测:免疫毒IgYricinA也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杀死癌细胞的。我们已经研究了免疫毒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和效果,本文则着重对细胞的杀伤机理进行探讨。本实验以胃癌细胞MGC803为靶细胞,HeLa细胞为非特异识别细胞,二倍体2BS细胞为正常对照细胞,进行IgYricinA处理,观察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性。同时进行IgY和ricin处理,以期探明引起细胞凋亡的有效成分。OlympusBX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Fig2,5&6):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IgYricinA后,MGC803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即染色质浓缩、细胞皱缩并放出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DNA被降解成寡核体长度的片段,在琼脂凝胶电泳上形成DNA梯带,成为药物处理后确定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降解的一种生化指标。Fig3表明,用IgYricinA处理MGC803细胞24小时、用ricin处理MGC803和HeLa  相似文献   
5.
神经元微管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元特殊形态的形成及维持主要依赖于神经元细胞骨架中微管的装配,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微管的组成及其动力学性质,而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微管结构,在神经元中,这一结构为沿着神经突运输物质提供了基础。本文将主要在神经元微管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微管蛋白异构基因的表达及其翻译后加工形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治疗方法治疗肿瘤已被视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疗法,其主要是免疫治疗.包括抗体与偶合物,肿瘤疫苗等。而要想获得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其关键是要寻找小型化的、高效的导向载体。我们的实验室以低分化腺胃癌的P110癌蛋白作为抗原,免疫SPF鸡,从卵黄中提取抗体IgY作为植物毒素的导向性载体;实验结果证明,IgY能特异性地选择识别消化系统的肿瘤组织,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导向药物提供了另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了解其感染与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对2002年1月~2003年6月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