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华  宫玉海 《生物学通报》1993,28(10):35-35
(一) 目的用幻灯的形式把气孔开闭原理的动态生理知识特点表现出来,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目的。 (二) 制作方法 1.取一块长15cm×宽9cm的硬纸板,在中央剪取一个φ7cm的圆。再从长的中间剪开硬纸板,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如图1)。然后,在硬纸板的反正面涂上粘合剂,用两块长10cm、宽8cm的透明薄塑料,分别把两个半圆硬纸板,从半圆处包起来,使硬纸板与塑料粘合在一起(如图1右)。把硬纸板3个边缘的塑料折叠好,用透明胶带封合(图1左),使半圆部分呈密闭的透明的气囊。再把两个半圆用胶带连上。  相似文献   
2.
用固相微萃取法萃取白兰(Michelia alba Dc.)花被片不同发育阶段的香精油,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白兰花被片5个发育时期的香精油的化学成分不同,分别鉴定出30、29、28、30和27种化学成分.含量较多的是萜类化合物、烷烃类物质、酯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有16种化学成分在3个以上时期能检测到,其中14种萜类化合物,1种胺类化合物和1种芳香化合物.有7种成分是第Ⅳ期独有的.由此推测,白兰花发育的第Ⅳ时期是窨制花茶或提取香精油的最佳时期,但在不能及时窨制花茶或提取香精油或远距离运输的情况下,选择第Ⅲ时期采摘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西农889’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采取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SM)、秸秆还田+氮肥(SN)、秸秆还田+氮肥+磷肥(SNP)共5种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土壤电导率、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秸秆还田后土壤的电导率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处理间周年电导率平均值表现为SNP>SN>SM>S>CK,且差异显著。(2)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蔗糖酶活性最大值(70.62mg.g-1.d-1)为对照的1.36倍,脲酶活性最大值(3.58mg.g-1.d-1)比对照提高了9.15%。(3)土壤有机碳含量在S、SM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S、SM处理与CK、SN、SNP处理之间差异显著,SM处理比对照处理提高了8.91%。(4)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并以SNP处理最高,其次是SM处理,S、SN处理再次之,且SNP、SM、S、SN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8%、11.1%、9.88%和7.41%。(5)秸秆还田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CK,并以秸秆配施氮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50.6%;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3%。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无机肥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物矿质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而促进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表达尾侧同源盒转录因子1(CDX1)蛋白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直肠癌细胞SW11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pIRES(空载体组)、pIRES-CDX1(过表达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X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结果:空载体组细胞中CDX1、Cleaved Caspase-3、Akt、p-Akt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凋亡率、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差异。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p-Akt水平、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与对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过表达CDX1蛋白能够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直肠癌细胞能量代谢,作用机制可能与p-Ak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胰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的一种激素,主要由肠道L细胞产生并分泌进入血液。GLP-1能激活胰腺、肾脏、肺、胃、心脏和脑等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GLP-1受体(GLP-1R)的激活,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3',5'-环腺苷酸,随后通过cAMP依赖性第二信使途径激活蛋白激酶A和鸟苷酸交换因子。大量围绕胰岛素产生细胞——β细胞开展的研究证明,GLP-1短期作用能够加强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作用,持续的GLP-1R激活也能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促进β细胞的增殖和新生,抑制β细胞凋亡。GLP-1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发了大量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我们对胰腺中GLP-1R激活所产生作用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硫酸软骨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以剂量为8ml·kg-1·d-150%的酒精每天灌胃一次,纳洛酮药物组给予乙醇半小时后腹腔注射纳洛酮0.08mg·k-1·d-1,硫酸软骨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在酒精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硫酸软骨素50、100、150mg·kg-1·d-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持续2周;第三周把50%的酒精的剂量递增为12mg·kg-1·d-1,持续灌胃6周.在第八周末实验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留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变化.生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物终未产物丙二醛(MDA);并测定脑皮质中β-内啡肽含量(β-EP).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硫酸软骨素中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层次较清晰.与酒精组相比较,硫酸软骨素中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皮质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P<0.01);GSH-PX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硫酸软骨素对大鼠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白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8mg/kg),每天1次,连续5天,复制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1次,连续4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其精神状态。计算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及睾丸组织中T-S0D酶活力,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虽海参精囊提取物高低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小鼠的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和T-SOD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甚至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赤腹松鼠剥食树皮的行为常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因赤腹松鼠在树上活动,防治难度较大,为此进行了在树上放置毒饵站防治其危害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9月~2013年7月,为选择合适的毒饵站类型,对毒饵站的材料、口径和放置高度进行了实验;并调查了赤腹松鼠对毒饵站中饵料取食的季节性变化,评估玉米和大米在不同季节作为饵料防治危害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毒饵站的材料(塑料喉管和竹筒)以及在树上的放置高度(0.8 m和1.8 m)对赤腹松鼠的取食无影响,但赤腹松鼠对口径较大(90 mm)的毒饵站的访问显著高于对口径较小(80 mm)的毒饵站的访问。赤腹松鼠对饵料的访问结果显示:赤腹松鼠对玉米的取食率在秋季达到最高32.40%,最低时为夏季8.44%;对大米的取食率在春季达到了最高29.38%,最低时为冬季8.33%。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在各个季节利用毒饵站法防治赤腹松鼠的危害都是可行的,可根据具体的防治时间选择玉米或大米作为饵料。此外,赤腹松鼠对大颗粒的玉米饵料的访问显著高于对小颗粒的玉米饵料的访问。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红外线摄像机采集到的4120张图片和830段视频显示超过99%的饵料均是赤腹松鼠取食的,极少有非靶动物访问毒饵站。赤腹松鼠对饵料的访问行为表现出了晨昏双高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8个区县25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重金属在沉积物和水生植物中累积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方法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对水生植物与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与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相比,As、Ni和Zn平均含量是标准的6.7倍、1.5倍和1.4倍,Cd、Pb、Cu、Cr平均含量不超标。参照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海市中小型河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gt;Asgt;Pbgt;Nigt;Cugt;Zngt;Cr,其中Cd、As生态风险严重,7种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431.43,有强生态风险。植物体内累积最高的重金属为Cu,累积最低的重金属为Cd,沉水植物体内重金属Cd、As、Cr、Pb、Ni、Cu的含量均大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盾草对多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1,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较大潜力。根据植物体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关系,发现黑藻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Ni、Pb的含量显著正相关;水盾草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显著正相关,芦苇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含量显著正相关,上述3种植物可作为上海市河道重金属污染监测植物的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5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同期206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滴虫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相应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同时根据HPV不同基因型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致癌作用和程度,判定危险程度。结果: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上述指标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0、0.037),其中高危HPV感染率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升高而呈明显上升趋势,CINⅠ~Ⅲ级感染率分别为57.1%、78.6%和82.9%,宫颈癌感染率最高达91.1%,高危HPV为高危因素。结论:生殖道HPV、CT、BV、滴虫感染与宫颈癌及CIN存在必然或一定相关性,加强对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重视和检测对防治宫颈癌及CIN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