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血流动力学监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准确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在重症患者中,患者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均发生巨大改变且三者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临床上,很多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正在使用,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判断。近十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从有创向微创甚至无创的方向发展,由短时监测向长时连续监测的方向发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因其操作简单及无创伤性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回顾分析临床中常用几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介绍它们的作用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的方法。利用Alltech反相Prevail有机酸色谱柱,以25 mmol.L-1KH2PO4(pH2.5)作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采用紫外检测器,于215 nm处检测,能将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完全分离并准确定量。有机酸的回收率均在99%~103%之间。本方法能够快速、精确测定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含量,并初步应用于该发酵体系培养基成分优化方面,对于指导厌氧代谢调控生产丁二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各种临床治疗手段并没有阻止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常线粒体功能的维持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参与,如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线粒体DNA等。这篇综述回顾了关于线粒体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文献,阐述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周围神经修复中,神经导管是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乳液法涂层纤维制备的神经导管在神经修复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本文采用乳液法制备担载NGF的丝素-聚乳酸(PLLA)涂层电纺纤维,观察纤维的形态,测定NGF的体外释放动力学参数,并考察纤维释放液对于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担载NGF的涂层纤维具备类似于细胞外基质(ECM)的三维结构和多孔形态;涂层纤维中NGF体外有效缓释10天;细胞实验中,在含有释放液的培养基中生长的PC12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荧光强度平均多了2000-4000个荧光强度,所以释放液可以更好地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结论:担载NGF的乳液法涂层纺丝纤维具备促进缺损周围神经修复的条件,可以进一步研究在动物体内修复缺损周围神经中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株丁二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瘤胃中筛选到一株高产丁二酸生产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无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基于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巴斯德菌科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是产琥珀酸放线杆菌CCUG 43843的变种,二者的序列相似性为99.93%,命名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3.5L发酵罐分批发酵实验表明,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50g/L时,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3可以产25.8g/L丁二酸,具有较好的丁二酸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短小芽孢杆菌2080碱性蛋白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080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液经超滤、硫酸铵沉淀、CM Sepharose Fast Flow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纯化的组分。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61kDa。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纯化酶的最适pH为10.5,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乳液法电纺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外观形态和机械性能,纤维膜中VEGF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动力学,为评价其能否应用于血管再生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VEGF水溶液通过W/O乳液法制备成缓释VEGF的生物可降解的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静电纺丝纤维膜,对该纤维膜的接触角、外观形态、机械性能进行表征,Elisa法测定该纤维膜的体外14天的释放行为,分别观察纤维膜释放0天、7天、14天后的电镜图。结果:加入VEGF后,纤维膜的接触角由140.0°减小到136.1°,亲水性增强,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ECMs)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纤维膜第1天的突释不超过载药量的50%,电镜图下显示纤维膜释放1周时纤维发生断裂。结论:通过乳液法制备的担载VEGF的电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持续缓释VEGF,可作为血管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FLASH和STEAM脉冲序列完成存活和死亡的小白鼠大脑的核磁共振显微成象及大脑的定域波谱,用相移预饱和方法抑制水峰.实验结果表明,用核磁共振微成象方法能够观察到小白鼠的死、活在大脑定域谱中反映出的差别以及显微图象上解剖细节的差别,其中定域谱反映出的差别尚未见到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观察高糖培养环境下细胞自噬表达的改变;同时观察低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单独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变;接着在高糖培养环境下加入低浓度的白蛋白刺激,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自噬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P0.05),低浓度白蛋白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轻度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P0.05);但高糖培养下,少量白蛋白却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的表达,并且显著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自噬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通过影响自噬的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TGF-β1对α5β1整合蛋白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否有快速的信号调节作用,本文用TGF-β1短时(10min)处理SMMC7721细胞,发现当经TGFβ1预处理的细胞与Fn粘附时,细胞与Fn的粘附力下降,由Fn与整合蛋白的结合而诱导发生的FAK的酪氨酸磷酸化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TGF-β1短时处理并未改变整合蛋白α5、β1亚基的表达。此外,贴壁生长于培养皿的细胞的FAK磷酸化程度在TGF-β1短时处理后也下降,甚至检测不出。提示TGF-β1可能通过某种信号通路快速调节了整合蛋白与配体的亲和力以及下游信号分子FAK的磷酸化。从而影响了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发生去极性化,有利于细胞在迁移早期的松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