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和定点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陀山岛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普陀山岛有鸟类7目23科60种,其中留鸟30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6种,旅鸟4种;优势种4种,常见种13种,偶见种43种.黑鸢Milvus lineatus、雀鹰Accipiter nisus、赤腹鹰A.soloensi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洋界种22种,古北界种24种,广布种14种.从繁殖鸟地理型分析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比例为2.8:1,东洋界种占优势.苍鹭Ardea cinerea rectirostris等26种为普陀山岛鸟类新纪录.经与22年前资料比较,白鹭Egretta garzetta、黑鸢等20种相同,而青头潜鸭Aythya baeri、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等19种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旅游开发且长期受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部分鸟类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原油微生物群落构成多样性及降解菌DYL-1降解原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离得到高效原油降解菌,直接向原油中加入营养物刺激,培养一段时间后原油乳化降解,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2957cm-1、723cm-1处吸收峰消失;2855cm-1、1377cm-1处吸收峰减弱;880cm-1以及800cm-1吸收峰几乎消失,表明原油发生降解,效果明显。同时分离得到一株降解菌,经分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吸收法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降解原油烃的能力。根据传统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原油菌16S rDNA克隆文库,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了原油中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评估了原油中的细菌群落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分离培养分析方法,直接提取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共附生细菌总DNA,以之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并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通过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测序方法对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84个16S rDNA克隆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酶切分析,得到30种不同的酶切指纹类型。挑选50个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其16S rDNA部分序列,并对16S rDNA序列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的细菌多样性较强,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α亚群(α-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其中玫瑰杆菌(Roseobacter sp.)在α-Proteobacteria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宁波港压载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分布差异及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趋势。该课题从压载水中分离细菌,通过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Sherlock MIS)、分子生物学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RFLP技术,对宁波港压载水的细菌结构特征进行比对和分析,并通过16S rRNA基因文库解析研究压载水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印度洋水样中存在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 sp.)、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和玫瑰杆菌属(Roseobacter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新加坡水样中存在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鞘鞍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而美洲水样中存在弧菌属(Vibrio sp.)、军团菌属(Legionella sp.)、莫拉氏菌属(Moraxella sp.)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潜在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海蜇胶原蛋白为原料,经酶解得到海蜇胶原蛋白肽,探讨海蜇胶原蛋白肽对小鼠血脂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以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研究胶原蛋白肽对小鼠肝系数和脂肪系数的变化情况及小鼠血脂水平、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蜇胶原蛋白肽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系数和脂肪系数,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C/TC);能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能减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海蜇胶原蛋白肽具有辅助减低血脂水平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腐败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xynA)基因,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两条内引物和两条外引物),通过条件优化,首次将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应用于短小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采用该技术,63℃温育1h的条件下扩增短小芽孢杆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特异性梯度条带。PCR和LAMP的检测灵敏度分别约为162和16.2拷贝每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短小芽孢杆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1h即可完成,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短小芽孢杆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蛋白的基因与反枝苋菜凝集素(Amaranthus retrojflexus agglutinin,ARA)基因构建成双价基因的表达载体,编码一种既能抗鳞翅目害虫,又能抗同翅目蚜虫的杀虫蛋白.把双价基因(Bt-BA)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含有双价基因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均已构建成功.将该双价基因转入油菜,获得抗性小植株.  相似文献   
8.
鲍配子识别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配子相互作用的生化机制对于进一步阐明生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深入了解细胞内识别的理想体系。精卵细胞相互作用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外被的接触,终止于两性细胞的融合及精子核进入卵细胞质中,而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建立于各自性细胞表面成分基础上的种的特异性,鲍则是研究精卵识别的好材料。鲍精子在发生顶体反应时释放出两种蛋白质——细胞溶素(1ysin)和18ku糖蛋白(spl8),其中的细胞溶素与其卵黄膜上的受体紧密结合,并利用非酶反应在卵黄膜上穿一个小孔,整个精子则从此孔穿过卵黄膜与卵细胞融合;spl8释放后则覆盖到精子细胞膜表面,起到溶解卵细胞脂质体的作用,即spl8介导精、卵细胞膜的融合。鲍卵细胞膜上存在细胞溶素受体,它是大的不分支的糖蛋白分子,占据了卵黄膜30%的组分,可以专一性地与细胞溶素相结合。这些配子识别蛋白共同进化且速度很快,其中细胞溶素和18ku糖蛋白通过正向选择进化,而细胞溶素受体进行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试大片段删减低转录区域对菌体生长和井冈霉素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选择染色体上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通过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得到1.2 Mb片段缺失突变株LCY-4。HPLC检测缺失株井冈霉素产量的变化,并测定干重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在井冈霉素高产菌株TL01染色体左侧末端发现了1.9 Mb的连续基因低转录区,使用Cre-loxP系统对其中的1.2 Mb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成功得到了1.2 Mb缺失突变株LCY-4。和出发菌株TL01相比,缺失突变株LCY-4中井冈霉素发酵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生物量有显著提高,最高增幅达到44%。【结论】1.2 Mb区域的成功缺失,意味着基于转录组分析寻找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并加以缺失的策略的可行性。1.2 Mb片段缺失对菌体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为后续将其开发成氨基环醇类药物异源表达的通用高产宿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铜绿假单胞菌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法分析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SBLs、ISEcp1B插入序列及Ⅰ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结果2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下列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头孢噻肟(69.23%)、哌拉西林(65.3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5.38%)、头孢他啶(57.69%)、头孢吡肟(46.15%)、环丙沙星(50.00%)、氨曲南(46.15%)、阿米卡星(34.62%)、亚胺培南(30.77%)、头孢哌酮/舒巴坦(23.08%);(2)1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CTX-M-G1,其中4株同时检出TEM、SHV、CTX-M-G1、ISEcp1B及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内未扩增出β-内酰胺酶;(3)ISEcp1B下游均连接CTX-M型ESBLs,ISEcp1B右端有一个反向重复序列,为转位酶提供作用位点;-35及-10位点各有一个启动子,对下游不同的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ISEcp1B可能对下游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