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植物转脂蛋白 (plant lipid transfer proteins, LTPs) 是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多基因编码的小分子碱性蛋白. 本研究室已经证明白菜和豌豆LTPs可分别被内源胞浆可溶性和膜结合钙依赖性蛋白激酶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DPK) 磷酸化. 为深入研究CDPK对白菜钙调素结合蛋白10 (calmodulin-binding protein-10, CaMBP10) 的磷酸化性质及特征, 本文从拟南芥可溶性蛋白粗提物中检测到1个分子量约为54 kD的CDPK对CaMBP10有磷酸化作用. 研究表明, 组蛋白可增强 CDPK对CaMBP10的磷酸化活性, 促进磷酸化进程. 而且组蛋白和Ca2+对CDPK具有协同调节效应, 二者共同作用时比Ca2+单独作用时, 激酶的活力增强约12倍. 此外, 不同组蛋白对CDPK的激活能力不同, 组蛋白1对该激酶活性的激活能力要比组蛋白3高约8倍.  相似文献   
2.
植物转脂蛋白 (LT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空间结构高度保守的碱性小分子蛋白,其确切功能和调节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室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 蛋白10 (CaMBP10),经序列分析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近期研究结果表明 ,CaMBP10 参与了植物的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为了深入探讨CaMBP10的抗性机制,确定植物中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本文拟建立胶体金标记CaMBP10 的方法,通过凝胶覆盖分析,检测植物样品中的CaMBP10 结合蛋白为此,对标记反应的最适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交联剂戊二醛用量为0.034%,交联反应pH值为7 .0,交联反应时间为40 min,胶体金颗粒度为10 nm,胶体金溶液的pH为7.0. 本文确定建立了植物样品中CaMBP10结合蛋白的分析与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嗨!我是粉红椋鸟,一种夏候鸟。和大多数椋鸟一样,我们这种鸟呀,千什么都喜欢扎堆。每年春天,我和数以万计的小伙伴从欧洲和西亚飞往中国,赶在夏天来临的时候抵达新疆繁殖地。我喜欢中国,不只是因为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和美味的昆虫,还因为一个令人心动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牛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真核细胞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负筛选策略(Positive-negative selection,PNS)对中靶细胞进行富集是提高体细胞基因打靶效率常用的策略之一。将动物的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使其不能表达朊蛋白(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致病蛋白),从而使其具有抵抗Prion病感染的能力。本研究采用正负筛选策略,构建了牛prnp基因的双等位基因敲除载体,经内切酶Sac Ⅱ线性化后,再通过电穿孔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分别用600μg/mL G418、200nmol/mL Ganciclovir(GCV)进行正负药物筛选,最终获得了176个药物抗性细胞克隆,进一步采用PCR、测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对细胞克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中的9个细胞克隆为中靶细胞,证明牛prnp基因被成功敲除。本研究为牛prnp的敲除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并为体细胞核移植生产敲除朊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提供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5.
植物转脂蛋白(LTPs)是多基因编码的蛋白家族,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其确切的生理功能至今仍不清楚. 本室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 (CaMBP10) 经序列分析 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体外实验证明钙调素(CaM)调节其脂质结合活性.为了深入了解转脂蛋白与CaM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删除、缺失和定点突变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了白菜转脂蛋白CaMBP10分子中的钙调素结合结构域.该结构域位于分子C末端 64~83位氨基酸残基之间,其中疏水氨基酸的分布具有1-5-8-10 的CaM结合模序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附睾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胰酶两步消化法进一步纯化附睾上皮细胞,最后分别利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原代培养的细胞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酶消化法较组织块法得到的附睾上皮细胞纯度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证明所得附睾上皮细胞主要是主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明培养的附睾上皮细胞中有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结论利用酶消化法对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灯光与性诱剂或杨树枝把的复合配置处理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均具有较明显的诱杀作用,其各自的田间控制效果各不相同,且明显与棉铃虫田间实际发生的相对程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棉铃虫发生量大的世代或年份,控制效果较好,发生量超常大时控制效果有所降低。综合分析比较该几种复合配置诱集源处理的诱蛾量、田间百株卵量、幼虫量及其对棉铃虫有效态天敌量的影响等因素,结果显示:在不同灯光与性诱剂或杨树枝把的复合配置处理中,以高压汞灯和性诱剂复配效果最好,双波灯与性诱剂的复配效果稍差。高压汞灯与性诱剂、双波灯与性诱剂复配处理区的百株卵量在160 m内分别比对照降低34.5%、28.6%。性诱剂宜设置于高压汞灯区外围80—160 m外,以形成两者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