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菌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菌种构成和耐药特征。方法对该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的808株CNS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08株CNS共有16种;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占CNS的77.2%;甲氧西林耐药(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MSCNS)各占63.3%和36.7%;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为84.5%,且MRCNS显著高于MSCNS(χ^2=50.88,P〈0.01);药敏结果:MRCNS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外,青霉素、氨苄西林等1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6%-100%,显示了高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结论CNS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范围广、种类多,以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MRCNS的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形势严重,加强CNS的细菌学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2 368株自动培养临床分离菌细菌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血(体)液中临床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和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送检的8362人份16395瓶血(体)液标本的培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6395瓶临床血(体)液标本需氧和厌氧培养,3894瓶细菌培养阳性,总阳性率23.8%(血液23.2%,体液28.6%),专性厌氧菌占除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的其他感染菌的3.7%;共检出各种感染菌41属96种2368株,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酵母样真菌=86.0:11.8:0.6;有77.3%的兼性厌氧菌同时在需氧和厌氧环境都生长,10.3%和12.4%只在需氧或厌氧培养中生长。结论:除传染病因素外,血(体)液中的感染菌群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同时做血(体液)标本的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1 276例新生儿临床血液培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血液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培养方法(需氧、厌氧培养)。方法血标本在mini 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结果1276例新生儿血中共分离出细菌95株,阳性检出率为7.37%。95株菌分属37个菌种。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1株,占74.74%,革兰阴性杆菌20株,占21.05%,专性厌氧菌1株,占1.05%,感染率最高的前3位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1149例新生儿中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结果,阳性83例,阳性检出率为7.24%,其中需氧和厌氧均生长者34例,占40.96%;仅需氧生长者21例,占25.30%;仅厌氧生长者28例,占33.73%。结论快速血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同时做需氧、厌氧培养对培养结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血(体)液细菌自动培养阳性检出率的若干因素,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对使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三年多来检验6 223例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阳性检出率28.19%,培养阳性率可因标本种类不同而异;在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阳性的1 681例中,有9.88%的病例厌氧培养和12.67%的病例需氧培养未检出感染菌;5天收瓶时限的漏检率为0.29%;培养阳性者的年龄分布有随年龄增大而阳性率升高的趋势(χ2=530.79,P<0.01).结论: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阴性收瓶时限不少于5天,适当增加儿童病例血培养采血数量,可进一步提高细菌自动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A,简称"甲副")是以肠沙门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rica subsp.enteric-aser.Paratyphi A,简称"甲副菌")菌血症为特征的一种迁延性致虚弱疾病[1],至今尚无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的文献报道[2].为掌握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等实验与临床特征,我们对甲副疑似病人的血液进行了定量细菌学培养.  相似文献   
6.
62株阴沟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和药敏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实用鉴定方法.方法对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所得的62株阴沟肠杆菌的生化反应和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2株阴沟肠杆菌用鉴定卡鉴定的可信度在94%~99%,其中51株为99%、占82.3%,4株为95%、占6.5%,其他7株、占11.2%.阴沟肠杆菌对除外亚胺培南的20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脲酶、侧金盏花醇、精氨酸水解和赖氨酸脱羧等试验对肠杆菌属中5个常见菌种(阴沟、坂崎、产气、聚团和格高菲肠杆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细菌自动培养仪厌氧培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用细菌自动培养仪作厌氧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 mini VITAL 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检测常见临床标本 5472份 (其中血液 4869瓶、胸腹水 2 40瓶、脓腔及组织穿刺液 175瓶、脑脊液12 2瓶、骨髓液 2 3瓶、胆汁及其引流液 2 1瓶、其他 2 2瓶 )厌氧培养结果 ,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细菌种类和时间、假阳性以及药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结果 :设定收瓶时间为 5d,厌氧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为2 5.51% (其中胆汁 76.19% ,脓汁 57.14 % ,血液 2 5.2 8% ,胸腹水 14 .17% ,骨髓 13 .0 4% ,脑脊液 5.74% ) ;共检出各种感染菌 3 3属 77种 ,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比例为 4.8∶ 1.0∶ 94.2 ;专性厌氧菌的平均检出时间为 (2 6.13± 2 0 .59) h;兼性厌氧菌的检出时间厌氧株比需氧株平均延长 -0 .54~ 4.7h;假阳性率 0 .16% ;药敏结果厌氧株的耐药率普遍较需氧株低。结论 :仪器厌氧培养简便、快速、安全、有效 ,是临床常见标本检测厌氧菌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 ;与需氧培养配对应用可提高培养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玉溪市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种(属)细菌对25种药物的药敏结果耐药率〉50%者72种次(40.9%),〈20%者44种次(25.0%)。总的耐药情况为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最低。亚胺培南对多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覆盖率。有4种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具有临床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上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坪用药。  相似文献   
9.
单份血清肥达凝集试验在甲型副伤寒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单份血清肥达凝集试验(WAT)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培养阳性和/或血清鞭毛特异性抗原阳性的甲型副伤寒病例(n=76)、血培养阴性和/或血清抗原阴性的对照发热病人(n=92)和健康饮食从业人员(n=63)为检测对象,用WAT测定以上三种人群血清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H、A抗体,分析评价不同O、H、A判断值诊断甲型副伤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等指标。结果:获得三种人群O、H、A凝集价的分布及其几何平均滴度,20%对照发热病人O抗体效价≥160,而健康从业人员仅有3.2%的O抗体效价≥160,对照发热病人和健康人相应H抗体效价分别占17%和4.8%,A抗体效价分别占16%和1.6%。53%血培养阳性和血清鞭毛抗原阳性甲型副份寒病例O抗体效价≥160,相应H、A抗体效价分别占41%和51%。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等指标评价单份血清WAT诊断甲型副伤寒的价值,提出O或H或A≥160和O≥160或A≥80可作为WAT辅助诊断甲型副伤寒的标准。结论:单份血清WAT有助于甲型副伤寒的诊断,该试验对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及其高危人群中甲型副伤寒病例的诊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生殖道感染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普通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77份患者样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91株,其中G^-菌占29.12%,G^ 菌占48.72%,真菌占22.61%,主要以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检出菌的57.64%。分离到的病原菌绝大多数对其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菌种类多,耐药性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