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PCR方法从海洋单细胞蓝藻聚球藻7002(Synecohococcus sp.PCC7002)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cpcβ)的上游序列(Pcpcβ),及编码谷氨酰胺合成酶的glnA基因片段,以Pcpcβ作为启动子,以glnA基因片段作为整合平台,构建含有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cDNA的同源整合表达载体pKGC-MT,通过自然转化法将整合表达载体导入聚球藻7002中,经氨苄青霉素筛选,得到遗传性状稳定的转基因藻,PCR检测证明mTM-Ⅰ基因已整合到蓝藻基因组DNA上;蛋白质印迹表明mMT-Ⅰ已在蓝藻中表达;ELISA结果显示mMT-Ⅰ在蓝藻中的表达量约为800μg/g。  相似文献   
2.
人尿激酶原基因在聚球藻7002中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尿激酶原基因连在PpsbA启动子之后,再将启动子连同基因克隆入整合载体pTZ18中。pTZ18-8中含有一段来源于集胞藻6803的psbB基因片段作为整合平台。将整合表达载体用直接转化的方法转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7002中。经氨苄青霉素选前扩大培养后的转化进行DNA斑点印迹及Western印迹, 基因的存在及表达,菌体破碎后的上清液有较高的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说明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用于在斑马鱼心脏中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载体,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对能够在斑马鱼心脏中特异表达EGFP报告基因的Tol2载体进行了改造,在原有的CMLC2启动子与EGFP编码区之间插入带有多克隆位点的IRES序列,获得pTol2-CMLC2-IRES-EGFP转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实现在同一个启动子CMLC2的驱动下分别同时表达目的基因和EGFP;为了验证该表达载体的有效性,进一步在CMLC2启动子与IRES序列之间插入DsRed-Monome编码区,利用得到的pTol2-CMLC2-RED-IRES-EGFP转基因载体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单细胞期胚胎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外源目的基因DsRed-Monome和报告基因EGFP均能以相同的表达模式在斑马鱼心脏组织中特异表达。pTol2-CMLC2-IRES-EGFP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对于建立心脏发育候选基因的斑马鱼转基因实验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研究高纤维含量的米面伴侣是否有控制健康人餐后血糖的作用,30名健康志愿者早餐进食碳水化合物量为75g的纯小麦面、45%的荞麦面和50%的米面伴侣馒头后,测定0、30、60、120、180 min血糖、胰岛素、C肽和抑胃肽(GIP)的变化情况,观察小麦面条以及添加含高纤维的荞麦或米面伴侣的小麦粉面条对健康人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和GI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饮食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米面伴侣馒头组(4.57±0.55 mmol/L)120 min血糖显著低于小麦面组(5.10±0.57 mmol/L)及荞麦面组(5.07±0.94 mmol/L)后120 min血糖(P<0.05),米面伴侣馒头组[(598.87±71.23 mmol/(L·min)]120 min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小麦面组[616.81±63.21 mmol/(L·min)]和荞麦面组[631.26±78.57 mmol/(L·min)],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进食小麦面[128.91±32.95nmol/(L·min)]后120 min C肽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荞麦面[152.06±34.84nmol/(L·min)](P <0.05),3种饮食120 min胰岛素和GIP曲线下面积(AUC)没有差异。因此,米面伴侣对健康人的餐后血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使用简单方便,适合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指神经系统中处于较早发育阶段的细胞群体,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对称性或不对称性两种分裂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产生神经组织中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分化方向的细胞,最终生成具有一定细胞数目和多种细胞类型的神经组织。本文就NSCs的发生和分化、定位、特点、影响其分化的因素以及当前对NSCs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目的是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在实验中利用了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p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nap,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NAP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雌性ICR(CV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携带空质粒的乳酸菌、携带pNICE:sec-nap的乳酸菌、灭活的H.pylori 灌胃。免疫7次后检测其特异性IgG和IgA的产生。成功扩增了nap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nap,转化乳酸菌NZ9000后经nisin诱导可表达Mr约17kDa的重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5%,表达的蛋白能与兔抗H.pylori 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携带pNICE:sec-nap质粒的乳酸菌刺激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携带空质粒组,与灭活H.pylori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刺激产生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以上结果说明表达NAP蛋白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的IgG和IgA,对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开发具有理论的意义。为乳酸菌作为抗原递送载体的研究和H.pylori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应用茎环RT-PCR的方法检测6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的miR-125b的表达,另有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对照,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125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miR-125b的水平还与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转移、术后复发均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iR-125b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升高,且与组织学分级、肿瘤转移、术后复发相关,可能作为膀胱癌诊断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nap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在实验中利用了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p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nap,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NAP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雌性ICR(CV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携带空质粒的乳酸菌、携带pNICE:secnap的乳酸菌、灭活的H.pylori 灌胃。免疫7次后检测其特异性IgG和IgA的产生。成功扩增了nap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nap,转化乳酸菌NZ9000后经nisin诱导可表达Mr约17kDa的重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5%,表达的蛋白能与兔抗H.pylori 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携带pNICE:secnap质粒的乳酸菌刺激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携带空质粒组,与灭活H.pylori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刺激产生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以上结果说明表达NAP蛋白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的IgG和IgA,对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开发具有理论意义。为乳酸菌作为抗原递送载体的研究和H.pylori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mtDNA COI和COⅡ的联合序列,探讨中国南方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方法】利用MEGA 6.0, DnaSP 5.10和Arlequin 3.5.2.2等软件对中国南方茶棍蓟马8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分子变异及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推断群体演化历史。【结果】茶棍蓟马mtDNA COI和COⅡ序列均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COI和COⅡ联合序列的长度为1 146 bp,共有22个单倍型。中国南方茶棍蓟马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Hd=0.92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π=0.00600)。8个地理种群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高(FST=0.84830),基因交流水平低(Nm=0.040),群体可能由于遗传漂变而发生明显分化。AMOVA分析显示,茶棍蓟马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间种群(FCT=0.84922);Mantel检测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029, P<0.01)。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云南两个地理种群外的其他地理种群近期可能经历了种群扩张。【结论】中国南方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少;地理距离可能是影响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