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对蓝藻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7年,Biggins首次报道通过溶菌酶处理获得了有生活力的篇藻(Phormidium luridum)原生质球。此后,虽然许多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原生质球的再生和融合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再生和融合与分离制备方法密切相关,因此,  相似文献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近十年发展的新技术,国内正在建立这一技术。由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敏感性可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而且无放射免疫试剂的半衰期限制和辐照污染的弊病,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实验技术。为此,我们研究了固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SPCLIA),并用此技术做了病毒性肝炎病原分型的应用。为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陆生草本,株高130—160厘米,全体无毛。假鳞茎圆柱形,粗壮,高25—40厘米,直径4—4.5厘米,多纵棱,榄绿色,常具10—11节,节间长0.2—11厘米。叶片6—7,纸质,阔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98—140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全缘,叶脉9—11条,在叶腹面下陷,在叶背面隆起;叶柄不明显。叶鞘6,阔卵状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0NThedifferentiati0nofcelIsalongthemonocyte-macr0phagepathwayandthesig-nalsinvo1vedinthesecel1sacquiringtheabilitytokilltum0rcellsarenotfllllyundersto0d.Wehavebeenstudingamoleculewhichappearst0beanimportantmemberofthecytokinenetworkinvo1vedintheregulati0nmonocyteactivation.ThiscytokinetermedP48wasisolatedfr0mthehllmannullcellleukemiacell1ineReh.IthasbeenpurifiedtohomogeneityandfOundtobedistinctfrominterferongamma,col0nystimulatingfactors(CSFs)andTNFalphaalldbeta[1,2].Func-ti…  相似文献   
5.
槭乳菇Lactarius acerrimus,乳菇中仅有的具有双孢担子的物种,曾经在中国被多次报道。我们在研究了该种的馆藏凭证标本后并未证实它在中国的分布,而是在中国发现了它的近缘种李玉乳菇L. liyuanus (新种)。李玉乳菇的典型特征为:菌盖黄褐色具环纹、边缘具短毛,菌柄具窝斑,乳汁白色、不变色、具辣味,孢子具尖而高的条脊。它的担子为4孢,孢子较小具高而尖的条脊,这两点与槭乳菇明显不同。文中提供了该种的条形码ITS序列、其他多基因序列和详细的形态描述,同时给出了对国内馆藏槭乳菇标本的重新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录了我国蒙新区土蝽科1新种:新疆光土蝽Sehirus xinjiangensis sp.nov。及4个中国新纪录种:黄圆土蝽Bysinus penicillatus E.Wagner,小圆土蝽B.minor E.Wagner,光头伊土蝽Aethus laeviceps Kerzher及斜光土蝽S.parens Mulsant et Rey。  相似文献   
7.
张霞  景翔  周光才  包颖 《植物学报》1983,54(3):343-349
淀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储藏能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与直链淀粉的合成息息相关。尽管该酶的编码基因已在许多栽培植物中被分离和确定, 但有关它们在作物野生近缘种中的序列分歧和表达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研究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研究对象, 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GBSS编码基因的序列特点、与其它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及在叶和种子中的表达情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该酶在禾本科植物中分别由GBSSIGBSSII基因编码。在药用野生稻中, 这2种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2%, 并且它们在不同器官内呈现时空分化表达, 其中GBSSI在种子中超强表达, GBSSII则主要在叶片表达。  相似文献   
8.
夏石头 《植物学报》1983,54(3):288-292
NLR蛋白是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的一个免疫受体大家族, 具有核苷酸结合域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植物NLR通过识别病原菌特异效应子开启免疫信号转导。第1个植物NLR抗性蛋白于25年前克隆, 但其激活机制仍不清楚, 至今仍未获得一个完整的NLR蛋白结构。最近, 柴继杰、周俭民和王宏伟实验室合作解析了第一个植物完整NLR ZAR1激活前后的结构, 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填补了NLR介导的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的空白。该文简要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讨论了NLR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免疫印迹(WB)分析了水稻(Oryza sativa) OsPR10A在其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部位及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发现OsPR10A在干旱、盐胁迫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和脱落酸(ABA)诱导下表达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蛋白可能在干旱和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为证明这一推测, 我们构建了OsPR10A超表达载体, 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 获得超表达OsPR10A的纯合株系。田间表型观察表明, 转基因株系株高变矮、穗长变短、结实率降低。用20% PEG6000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干旱处理, 结果显示, OsPR10A超表达株系的根长和芽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 证明超表达OsPR10A可增强水稻萌发期耐旱性。该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水稻OsPR10A功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优良品种桂糖42号(GT42)为研究材料, 分别于未伸长期(9-10叶龄以前) (Ls1)、伸长初期(12-13叶龄) (Ls2)和伸长盛期(15-16叶龄) (Ls3)取甘蔗第2片真叶(自顶部起)对应的节间组织, 测定其赤霉素(GA)、生长素(IAA)、油菜素甾醇(BR)、细胞分裂素(CTK)、乙烯(ETH)和脱落酸(ABA)的含量, 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idase1)、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和DELLA蛋白编码基因(GAI)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 在甘蔗伸长期间, GA和IA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TK和ABA含量呈下降趋势, ETH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BR含量则变化不明显; GA20-Oxidase1GID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 而GAI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 这与相关植物激素的变化基本一致。综上, 甘蔗节间伸长过程主要与GA和IAA相关, 其次为CTK和ABA, 而ETH受到IAA的调控影响节间伸长; 植物激素间通过相互作用调控GA20-Oxidase1GID1GAI的表达, 影响GA含量和GA的信号转导过程, 进而影响甘蔗节间的伸长。该研究揭示了甘蔗节间伸长过程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及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