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卫星标记应用于凡那滨对虾家系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鸿霞  吴长功  张留所  相建海 《遗传》2006,28(2):179-183
以人工选育建立的凡那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全同胞家系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微卫星标记对混养家系进行亲权鉴定的可能性。Cervus模拟分析表明从10个微卫星基因座组合中选取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最高的6个进行组合与原组合的累积排除概率均在0.99,多态性信息含量最高的6个基因座的组合判定正确率为0.97,置信度为95%。在家系混养的模拟实验中使用这6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基因座从20个候选雌虾中找到真正母亲的概率为88%,从30个候选雄虾中找到真正父亲的概率为78%,低于理论预测值,分析可能与微卫星基因座中的无效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突变以及PCR过程中Taq酶发生链滑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5个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Fc04、Fc06、Fc18、Fc24、Fc27),分析了不同年份中建立的10个野生中国明对虾家系中的雌性亲虾及其后代基因型分离的情况,表明每个家系中只有一个雄性野生中国明对虾对子代的遗传有贡献.从其中3个家系的雌性亲虾纳精囊中提取了雄虾精子DNA,微卫星标记显示各家系的子代个体均有一个等位基因与雄性亲虾的基因型相符,且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这为野生中国明对虾雌虾在繁殖季节一对一的繁殖行为提供了遗传学的证据.用UPMGA的方法随机对3个家系的40尾子代个体进行聚类分析,每个家系都能被单独聚成一类.上述工作表明微卫星标记在对虾育种中作为一种有效的亲子关系分析工具,在种群的遗传结构、亲缘关系、繁殖行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海文蛤属(双壳纲,帘蛤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蛤分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混乱现象,它已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文蛤的水产养殖和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利用比较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我国沿海分布的文蛤属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澄清了混淆种,修订了物种名称,确立了我国沿海文蛤的分类地位,对文蛤属的分类系统进行分子重建。结果表明短文蛤和丽文蛤为近缘种先聚到一起,然后与斧文蛤聚到一起,而琴文蛤、文蛤与该属其它 3 种文蛤的分歧时间较早。研究结果将为文蛤的分类研究、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氮对苹果幼树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年生盆栽新红星/平邑甜茶苹果树为试材,初步探讨了土壤不同水分状况下氮肥对植株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有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充足供水时,随施N量的增加,植株WUE降低,施N导致气孔导率(Gs)增大,对蒸腾(Tr)的提高幅度大于光合(Pn);供水不足时,施N植株的WUE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施N水平的WUE表现为:高N〉中N〉低N,WUE改善是由于叶肉羧化能力提高,导致光合增强。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5个含有稀有等位基因的高度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比较了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通过稀有等位基因的5个微卫星位点能够对亲代和子代的谱系进行明确的鉴别。10个亲代个体中有8个个体对子代群体的基因库有贡献,不同个体之间的贡献率存在差别,最高为54.28%,最低为8.57%。在亲代和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中,子代等位基因的数目与亲代相比降低了11.11%。子代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等指标均低于亲代。实验结果表明:亲本对子代基因库的贡献率的差异也是造成子代群体遗传变异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微卫星标记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对虾系谱的确认、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