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乌梢蛇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镜观察了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并结合精巢重量、精巢体积及精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探讨了其生殖规律。结果表明,乌梢蛇精巢重量、精巢体积、精巢系数、曲细精管直径、生精上皮厚度及组成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据此将乌梢蛇精巢的年周期活动划分为6个时期,其精子发生属于非连续型,生殖周期的类型属于交配后型。用精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作为参数来判定精子发生进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输精管道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用一般光镜技术观察了乌梢蛇输精管道的显微结构及其年周期变化,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芳香化酶(Ar)在输精管和精巢中精子细胞表达的相关性.为验证该文在乌梢蛇输精管中观察到的大量精子和圆球状结构,用一般光镜技术还观察了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与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的输精管道.结果表明,乌梢蛇的输精管道主要由输出小管、附睾管与输精管构成;8-10月输出小管中有精子,8月—翌年1月附睾管中有精子,全年(除7月外)输精管中有大量精子;在输精管内首次观察到由多个精子细胞构成的圆球状结构,该结构与精巢中精子细胞的AR、ER、PR和Ar累计光密度值之间分别无显著差异.由于在乌梢蛇、黑眉锦蛇及赤链蛇的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均可见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因此,建议将蛇类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命名为生精小球(seminiferous spherule).该文认为,蛇类精巢是精子形成的主要部位,而输精管内的生精小球是精子形成的另一个部位;附睾与输精管均可以储存精子,但输精管是精子储存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3.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间质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并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血清中睾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个年生殖周期中,乌梢蛇间质组织所占区域相对大小、间质细胞数量和显微结构均存在较明显的变化;5月份的间质细胞具有发达的管状嵴线粒体、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大量的脂滴等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4.
隆肛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观察了隆肛蛙(Paa quadranus)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主要对成体、幼蛙和蝌蚪泄殖腔上方皮肤腺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隆肛蛙的表皮和真皮内均分布有微血管及黑色素细胞;皮肤腺为泡状腺,腺泡位于真皮浅层的疏松层内,属顶质分泌的粘液腺;雄性成体泄殖腔上方皮肤腺是隆肛蛙的特有结构,属于雄性的第二性征,本文建议称其为肛上腺(supra-anal gland)。文中对肛上腺及其机能、表皮中微血管与皮肤呼吸、黑色素细胞与体温调节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