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亚硫酸氢盐怎样促进光合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低浓度亚硫酸氢盐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现象和有关的机理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归纳和分析相关文献,认为低浓度亚硫酸氢盐对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可能是由于它通过促进围绕PS I的循环电子传递及其耦联的光合磷酸化,增加ATP的供应(因为ATP的供应常常是光合机构运转的限制因素);而不是由于它抑制了光呼吸,或促进气孔开度,或作为光合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运转所必需的硫肥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去垢剂是同时具有亲水极性基团和疏水非极性基团的双极性分子,能够使脂膜解体释放膜蛋白,并在溶液中为去膜状态下的膜蛋白提供疏水环境,维持和保护膜蛋白的疏水跨膜结构,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去垢剂的双极性和理化特性,如临界胶束浓度能够极大影响去垢剂和膜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膜蛋白研究中,需要充分利用去垢剂的结构和特性:一方面,需要利用去垢剂代替脂质分子支持和稳定去膜状态下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去垢剂和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膜蛋白结构研究如蛋白质结晶试验的要求。简要介绍了去垢剂在膜蛋白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涉及去垢剂在膜蛋白离体表达、分离和纯化、以及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1~2 mmol/L NaHSO3喷施于水稻(Oryza sativa L.)叶面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并能持续3 d以上.在此条件下,光下叶片中的ATP含量明显增高,叶片的叶绿素毫秒延迟荧光加强,反映与光合磷酸化活力有关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增加.乳熟期喷施2次1 mmol/L NaHSO3后,水稻产量提高约10%.研究表明NaHSO3的主要作用和PMS(phenazine methosulfate)促进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类似,都是增加了ATP的供应.与此同时,观察到低浓度NaHSO3可促进水稻中反映循环电子传递的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的短时上升.以上现象表明低浓度NaHSO3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围绕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及其耦联的光合磷酸化而促进水稻光合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基因型小麦光合作用对NaHSO3响应的差别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京411(J411,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品种)和小偃54(X54,一种远源杂交品种)的光合作用对低浓度NaHS03处理的响应不同。NaHS031mmol/L处理能够提高京411在CO2浓度为350和900μL/L的空气中的净光合速率;而对小偃54,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净光合速率均无明显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NaHS03促进光合作用的原因类似于PMS(Phenazine methosulfate),都是增加了ATP的合成。此文再次证明并发现经过NaHS031mmol/L处理后,京411叶片作用光关闭后叶绿素荧光瞬时上升的幅度提高,远红光后P700^ (reaction center cholorophyll of PSI)再还原的半时间缩短,表明NaHS03可以促进小麦京411中围绕PSI循环电子传递及其耦联的磷酸化。然而,NaHS03对小偃54的作用光关闭后叶绿素荧光瞬时上升的幅度及远红光后P700^ 再还原的半时间均无明显影响。与小麦京411相比较,小偃54的作用光停止后叶绿素荧光瞬时上升的幅度增大,而且其在远红光后P700^ 再还原的半时间更短,表明小偃54的循环电子传递的能力远高于京411的。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对NaHS03的响应不同很可能是由于二者在循环电子传递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尘污染对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炜  曹琼辉  黄峰  袁琳 《广西植物》2009,29(5):621-626
综述了尘污染对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生理和生态作用和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原因和机制。尘污染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并携带有毒性污染物穿透进入植物组织。尘污染会导致植物发生可见的伤害症状,引起生产力的下降。大部分的植物群落也会受到尘的影响而改变群落结构。今后要加强对自然条件下尘对植物影响的深入研究和植物不同种类间对尘敏感性的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宏炜  袁琳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0982-0985
对近年来在弧菌中几丁质降解代谢的主要过程及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弧菌降解几丁质主要分为3个步骤,几丁质的水解、几丁寡糖和N-乙酰基葡萄糖胺的运输、几丁二糖和N-乙酰基葡萄糖胺-6-磷酸的进一步降解等,且此过程的许多环节均受到二元信号传导系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