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拦路虎”的教学难点的处理一直是生物教师颇感棘手的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一、处理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突破难点的过程,应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思维、深化思维、灵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探求过程。 2、量力性原则即学生力所能及的事要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但应在充分估量学生内在潜力的前提下实事求是,不要勉为其难,以免挫伤积极性。 3、可行性原则应选定理想的攻克难点的方案,以提高教学效益。许多方案本身较佳,但不加思索顺乎拈用,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氯化镁浓度的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中,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产量及培养基中的残糖量。结果表明,在复合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中,乙醇产量最高、残糖量最低的最佳氯化镁浓度分别为0.005mol/L和0.01mol/L。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甲种本)在解释地方甲状腺肿的病因时提到,“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少,造成人体内缺碘,影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的增生和肿大”(p.115)。许多学生不理解人体内缺碘引起甲状腺代偿性的增生和肿大的道理,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将家兔麻醉后从腹面剖开,在观察好体腔內各器官的形态特点以及相对部位后,剪开颈部皮肤,分离气管,此时注意不要将颈部血管剪断而影响观察。将气管分离后,让学生观察家兔的喉和气管形态,注意气管壁上的软骨环,提醒学生思考这些软骨环有什么作用。然后用止血钳将气管钳住,这样,气体就不会从鼻中漏出了,这时准备30ml的注射器,从止血钳下端将针头插入气管内,推动注射器活塞向气管内充气,此时可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气道吸入不同浓度PM2.5混悬液是否能激活大鼠心肌组织NLRP3炎性小体引起心脏功能的损伤,为寻找相关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7.5 mg/kg)、中(15 mg/kg)、高(30 mg/kg)剂量染毒组,每组7只。染毒组通过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相应剂量混悬液(1 mL/kg),6 d 1次,持续2个月,对照组大鼠滴注等量生理盐水,滴注期间每日记录大鼠生理状况。末次滴注完成后,禁食12 h, 1%戊巴比妥钠(50 mg/kg)麻醉,以心肌组织病理切片、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心肌谱酶变化反应心脏功能状况;以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RNA表达,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8表达水平反应心肌组织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状况。结果 滴注不同剂量PM2.5混悬液后,各染毒组大鼠不同程度毛色变黄、无光泽,活动减少,饮食、体重无明显影响,心肌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横纹断裂、细胞减少、排列无规则、细胞核固缩、水肿的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K、LDH、AST水平,Bcl-2、IL-1...  相似文献   
6.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广东省一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5'端非编码区(5'NCR)302bp的cDNA片段,经补齐和提纯后插入pUC19质粒,获得的重组体pUN进行序列测定。将pUN的目的基因亚克隆进体外转录载体pSPORTI多克隆位点的EooRI和PstI切点之间,所得重组体pSN线性化后由T_7RNA多聚酶及SP6RNA多聚酶引导体外转录反应,产物经凝胶电泳及特异引物RT-PCR,证实SP6引导的是正义RNA,T7合成的是反义RNA,其大小分别力429bp和362bp。并证实所得RNA力HCV5'NCRcDNA转录而来。获得的HCV5'NCRcDNA和RNA在常规逆转录和PCR步骤中用于设立有效的模板对照,对消除假用性及评估试剂有重要意义。同时,HCV5'NCR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可用于制各RNA探针和反义RNA,改进后还可作为定量PCR的竞争性模板。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生物学杂志》1996,13(5):9-10,19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王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OTA,1987)”,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λ噬菌体置换型载体EMBL4,构建了Alcaligenes faecalis A-15 H1菌株总DNA的基因文库。用Sau3AⅠ限制酶完成部分酶切,取13—20kb大小的片段进行克隆。载体DNA经BamHⅠ和SaiⅠ完全双酶切,左右臂“退火”形成左右臂载体分子后再与外源片段连接。左右臂载体分子与外源片段按照1:1的分子比进行体外连接。用E.coli BHB2688和E.coli BHB2690制备的包装抽提物进行体外包装,所得基因文库效价测定为1.2×10~6 pfu,远远超过理论上所需的库容量。以nif H基因作为探针,经3轮噬菌斑原位杂交,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含有其同源顺序的克隆,并得到了梯度点杂交的验证。对所得重组噬菌体克隆之一进行Southern转移杂交,结果证实,其3.5kb的EcoRⅠ酶切片段为nif H阳性杂交条带。将其克隆到质粒pUC19 DNA上后,转入受体菌JM101中。再次经Southern转移杂交,证明所得重组质粒克隆(pAFH)含有粪产碱菌中的与nifH基因有同源顺序的片段。  相似文献   
9.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木质藤本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木质藤本通过影响支持木进而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但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北热带喀斯特森林中,木质藤本与支持木的关系鲜为人知。以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 dilleniifolia)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木质藤本的密度、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树种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木质藤本对树木的影响。结果显示:(1)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内木质藤本平均密度为0.0913株/m2,木质藤本在0-20m空间尺度整体表现为聚集分布,且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减弱;不同径级木质藤本在不同尺度上的分布格局不同。(2)木质藤本对不同径级、不同种类、不同聚集强度的支持木选择表现以下体征:随着支持木径级增加,木质藤本攀附的比例和每木藤本数有增加趋势,且木质藤本胸径与支持木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附藤率较高的支持木有紫葳科(Bignoniaceae)种类和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单木附藤数量多的是南方紫金牛(Ardisia thyrsiflora);物种的聚集强度与附藤率、附藤数量呈负相关。(3)木质藤本的密度与支持木死亡率关系不显著,而物种的附藤率与死亡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木质藤本密度在原生性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并不高,且木质藤本对支持木具有选择性,但其对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的死亡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原生性季节性雨林的物种共存、极小植物种群保育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石漠化区域的植被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