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为植物-内生细菌的生态关系研究, 以及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学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从对叶榕果实中分离到内生细菌54株, 通过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共有16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对16株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6个菌株都找到了与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 相似性达到95%?100%。其中6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属, 为对叶榕果实内生细菌优势菌属; 3株为Staphylococcus属, 2株为Pseudomonas属, 1株为Serrata属, 1株为非培养细菌的同源菌, 1株为Kocuria属, 1株为Delftia属, 还有1株为Acinetobacter属。【结论】这16株内生菌在系统发育树中明显聚为两大支; 在参与抑菌试验的14株内生菌中, 有13株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芽孢菌属的Swx15和不动杆菌属的Swx25菌株, 抑菌作用较强, 且有较广的抑菌谱性。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的食物消化、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昆虫肠道真菌了解不多。本研究以重要林业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 Matsumura为材料,分离鉴定其幼虫中的肠道真菌。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培养的方法从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样品中分离肠道真菌,运用ITS序列分析鉴定,并对其产酶活性初步研究。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2株真菌,分别属于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弯担菌属Curvibasidium sp.。产酶活性研究表明8株菌产纤维素酶,9株菌产淀粉酶,7株菌产脂肪酶,2株菌产蛋白酶。DKF-8产淀粉酶能力最高,酶活力是60.907 U/mL。DKF-10产纤维素酶能力最高,酶活力是14.276 U/g,菌株DKF-6产蛋白酶活力是5.561 U/mL,菌株DKF-8产蛋白酶酶活力是2.918 U/mL。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真菌物种丰富度较低。本实验为未来深入研究思茅松毛虫肠道微生物功能提供了菌株材料。  相似文献   
3.
思茅松毛虫四龄幼虫肠道好氧细菌的ARDRA分析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 Matsumura4龄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11株好氧细菌菌株。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对模板进行PCR扩增,并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HinfⅠ、TaqⅠ对PCR产物进行ARDRA(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多态性分析,在84%的相似水平上可分成6大类群,多样性丰富。对6大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分离到的11株好氧细菌中4N05、4N08和4N11归属克雷伯氏杆菌属(Klebsiellasp.),4N02归属Lysinibacillus属;4N03和4N09确定到种,分别是γ-变形杆菌(Gamma proteobacteri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4N04、4N06、4N07和4N01、4N10也可以确定到种,其中前3株是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strain),后2株是沼泽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imnophilusstrain),并且这5株菌都归属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通过研究,既可以为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微生态理论依据,又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库。  相似文献   
4.
一株引起马来甜龙竹组培污染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一株引起马来甜龙竹组培污染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并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其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菌株SWFU01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ukumoto)Priest et al.]的描述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JS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28%。【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研究结果,菌株SWFU01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傣药植物中分离到180株内生真菌,选用9种培养基进行发酵。利用茄腐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玉米小斑病、稻梨孢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作为指示菌株,结合TLC检测对其发酵粗提物进行活性评价和化学多样性分析,以期寻找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菌株。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菌株为36株,其中有7株菌活性好且产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6.
藁本内酯是川芎和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化学结构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本实验通过色谱方法对其室温静置一个月后的产物进行制备,得到了14个藁本内酯的转化产物,并通过ESIMS、NMR等光谱分析法确定了其结构,包括一个新化合物7'-carboxyl-wallichilide(1)。利用LC-MS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藁本内酯及其转化产物的相对含量,阐明了藁本内酯的主要转化产物为其二聚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16s rDNA扩增片段经寡位点酶组合(HaeⅢ+HindⅢ)和多位点酶组合(HinfⅠ+TaqⅠ)酶切后得到ARDRA指纹图谱,ARDRA指纹图谱通过MVSP软件进行聚类分析(UPGMA),并对5大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测序,研究了5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 Matsumura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寡位点酶组合(HaeⅢ+HindⅢ)或多位点酶组合(HinfⅠ+TaqⅠ)酶切得到的ARDRA指纹图谱不能反映5龄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两组酶切结果组合后可以充分反映5龄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通过测序可知,5龄思茅松毛虫的肠道内主要定植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多样性丰富,它们形成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抵制外来菌对恩茅松毛虫的侵害,维持恩茅松毛虫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熊智  王连荣  陈实 《微生物学报》2018,58(11):1916-1925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增加了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组和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理解,将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表观遗传学修饰紧密联系起来,阐明了很多疾病的发生过程如免疫、代谢、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具有相互作用,与人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肠道微生物组的生态失调可能诱导疾病的发生并能调控宿主表观遗传学修饰。宿主表观遗传学调控和肠道微生物组(或其代谢产物)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很多疾病中都有报道。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标记,健康肠道微生物组的移植会逆转这种微生态失调,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组直接调控宿主表观修饰和通过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和其他酶辅因子间接影响表观修饰,以及基于肠道微生物组调控宿主表观修饰的诊断和治疗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纯培养和筛选培养,从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7株产脂肪酶的菌株.通过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构建产酶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2、D12、D19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D7、D17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9、D16属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初步研究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确定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温度30~40℃、最适作用pH值8.0~9.0,为中温碱性脂肪酶.  相似文献   
10.
应用原核生物16S rDNA特异性引物rD1和fD1,通过ARDRA(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analysis)法直接扩增自中国云南、东北地区赤杨属3种植物和沙棘属1种植物根瘤内Frankia DNA,得到一长约1500bp的扩增产物.选用两种内切酶HaeⅢ、AfaⅠ联合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稳定的酶切图谱.将所测8个感染赤杨的Frankia样本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所测3个感染沙棘的Frankia样本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显示根瘤内Frankia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