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侏罗-白垩系界线及Buchia新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期,张弥曼等报道了松辽盆地吉林前郭、农安等地嫩江组合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 Takai等半咸水海湾相地层的发现,认为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张弥曼、刘智成,1977;张弥曼、周家健、刘智成,1977);熊宪政等(1976)于黑龙江穆棱下城子、伊林两地  相似文献   
2.
生物化石群落在埋葬过程中普遍经历了均时作用的过程。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同一生态环境域,但不同时期生物组合相混合的结果。因此,这种化石群落可能为一个连续演化群落的不同阶段的混合体,也可能是环境连续演化过程中不同生态群落的混合组合,这样的化石组合所记录的古生物学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对化石累积过程中的均时作用的清晰了解,将非常有助于古生物群落的分类学、居群动力学、埋葬学、古生态学、演化古生物学,甚至地层学研究精度的提高。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扼要介绍和讨论均时作用的概念、过程、程度、效应和判别,及受均时作用影响的化石组合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尔盖盆地晚新生代非海相介形类化石Ilyocypris bradyi(Sars)的轮廓分析来介绍几何形态测量法在介形类化石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对比后发现,虽然Ilyocypris bradyi(Sars)居群内的个体在形态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之间存在连续过渡的关系,并未出现明显的分异,说明此种的种内变异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4.
四醚膜类脂物的古温标——TEX_(8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EX86是一种新的重建古海水和古湖水表层水体温度(SST和LST)的指数。此指数不受表层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盐度等参数的影响,能广泛应用于缺乏碳酸岩和有孔虫的沉积物的沉积相和早至白垩纪Aptian期地层的古温度重建。文章详细介绍了用于TEX86分析的类异戊二烯GDGTs的结构及其源生物,以及TEX86温标的原理、分析方法、应用和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沙金庚 《古生物学报》1992,31(3):304-308
详细记述了早白垩世禾口组Pisidiidae的3种双壳类化石,并综合了Pisidium与Sphaerium两属间在大小、膨凸度、壳顶位置、铰板、主齿、侧齿、韧带、水管和壳面装饰诸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供体细胞在鸡—麻鸭嵌合体胚胎中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玉忠  李赞东  沙金  刘春海  王宁 《遗传学报》2001,28(11):1002-1005
用微注射法将鸡的PGCs注入到麻鸭的胚盘下腔中,用鸡W染色体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对供体细胞在嵌合体胚胎中的发育作了研究,54个胚胎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嵌合,其中肝脏的嵌合率最高,性腺最低,胚盘细胞移植可制备鸡-麻鸭的体细胞和种系嵌合体。  相似文献   
7.
长江源区晚三叠世伟齿蛤科(双壳类)一新属--Quemocuomegalodon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记述青海唐古拉山北坡雀莫错附近晚三叠世甲丕拉组灰岩中的一类铰齿构造特殊的伟齿蛤类化石,建立新属Quemocuomegalodon gen.nov.及Q.orientus gen.et sp.nov.和Q.longitatus gen.et sp.nov.2新种,并简述伟齿蛤类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8.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和鸡鸭嵌和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鸡胚12~17期血液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数量变化规律,将其在液氮中冷冻保存.并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MiniMACS磁气分离、滤膜三种方法对PGCs进行分离,结果发现12~17期血液中均有PGCs存在,13期达到高峰约47.1±10.5个/μl,在血液中比例为0.0126%.冷冻保存3个月后解冻成活率达80%以上.三种分离方法所得的分离效果分别为95.7%、39.2%、63.0%,纯度为27.5%、8.4%、3.1%.将分离的原始生殖细胞以微注射法转移至14~15期麻鸭胚胎中制备了鸡鸭种间嵌和体,获得8只雏鸭(8/110).以鸡W染色体探针原位杂交法在早期鸭胚性腺中检测到鸡原始生殖细胞,嵌和率达84.2%(16/19).表明鸡原始生殖细胞能够迁移定居到鸭胚性腺中,并有可能增殖分化成有功能的配子.  相似文献   
9.
前言福建宁化禾口盆地位于我国东部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中段或新华夏构造带的西南段。其四周多被断层所隔,成一狭长的断陷盆地,长近40km,最宽约10km,整个盆地均由坂头组、禾口组、沙县组和赤石组组成,前三组中含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福建省区测队,1972;福建省石油地质队地层古生物组,1979;王国平,1984;曹美珍,1986)。1980年,笔者在禾口盆地的  相似文献   
10.
方圆24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处于青、藏、新三省交界地带,但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那里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恶劣、缺乏淡水、沼泽遍地。1989年,青海数万淘金大军被雨雪围困的灾难性事件就发生在此区的北部。1990年5—8月间,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68人、19辆汽车、1架电台)首次对这一人类的禁区进行了历时百日、行程2.5万公里、涉及地质、地理和生物学等24个专业的探险性考察,获得了研究青藏高原不可缺少的资料。地质组(6人,配小车2辆)对可可西里的地质、地层、古生物、火山岩、构造和地震等进行了考察。并非处女地可可西里虽属无人区,但早已有人涉足。5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