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2.
稻田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腐殖质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阐明免耕和稻草还田土壤固碳机制,研究了无稻草还田免耕(NT)、无稻草还田常耕(CT)、稻草还田免耕(NTS)和稻草还田常耕(CTS)对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0—5,5—12,12—20cm)土壤腐殖质形态、含量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NT和NTS)处理显著增加0—5 cm土层土壤游离松结态、联结态和稳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和游离松结态腐殖质占总腐殖质的比例,且免耕对土壤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程度有随生育期的推后而增加的趋势;5—12cm和12—20cm土层土壤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和0—20cm各土层微生物活性有减少趋势;在水稻分蘖期免耕对微生物活性影响很弱,在水稻拔节—灌浆期免耕处理显著降低5—12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活性,相反,免耕却增加水稻成熟期0—5 cm土层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稻草还田(CTS和NTS)显著提高土壤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尤其是0—5 cm土层、游离松结态腐殖质及水稻生育后期;CTS处理显著增加分蘖期—孕穗期0—20 cm土层的呼吸强度,而稻草还田显著增加孕穗期—成熟期0—5cm土层的纤维素分解强度。可见,通过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并改变微生物活性免耕有利于表土层碳的固定作用,而免耕与稻草还田相结合更有利于土壤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发病中的作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以血糖测定和尿糖水平测定进行筛选,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成模后继续饲养4周,取出眼球视网膜组织,连续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RPE细胞AM的表达情况。糖尿病大鼠成模前,两组动物的体重、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模后4周,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大鼠体重、血糖和尿糖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M在正常组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均有表达,正常组大鼠视网膜AM的光密度值为76.3±5.3,单位面积AM阳性细胞数为(4.5±1.1)×103/mm2。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RPE细胞肾上腺髓质素表达显著增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RPE细胞AM的光密度值为105.7±11.9,单位面积AM阳性细胞数为(17.9±2.3)×103/mm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M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RPE细胞表达量增加很可能是DR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五种模型分别运用于紫茉莉的光合—光响应及CO2响应曲线的拟合,研究其光合效率参数的变化,探讨紫茉莉光合—光响应及CO2响应的最适模型。结果表明:(1)紫茉莉的光合—光响应及CO2响应改进指数模型拟合R2均为0.999,拟合效果优于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其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97.299和7.879 μmolCO2·m-2·s-1,饱和CO2浓度和最大光合能力分别为1 264.447和16.783 μmol CO2·m-2·s-1,均与实测值最接近;(2)五个模型拟合和预测的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都是改进指数模型小于其他模型。改进指数模型为紫茉莉光合—光响应及CO2响应曲线的最佳模型,实验结果可为紫茉莉的生理生态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观察吡格列酮在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血小板反应素Ⅰ(thmmbospondin-1,TSP-1)的变化,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安慰剂组(D组)和糖尿病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组),8周后取视网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RT-PCR半定量检测TSP- 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中均有明显的TSP1表达,对比于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治疗组视网膜单位面积表达TSP1的细胞数量要较二组对照组高;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SP-1的荧光灰度值分别为528.2±47.78、493.4±39.36和417.7±28.74:内参照GAPDH的荧光灰度值分别为796.4±21.18、811.2±36.80和832.4±43.18,各组间TSP-1 mR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中TSP-1的表达变化有影响,吡格列酮可能在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八角下脚料、甘蔗滤泥、桐麸联合堆肥的腐熟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八角下脚料与甘蔗滤泥、桐麸联合堆肥过程中温度、C/N比、种子发芽指数(GI)等腐熟度指标,研究各项指标在堆肥进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I可作为八角下脚料与甘蔗滤泥、桐麸联合堆肥评价堆肥腐熟度的主要评价指标。在起始C/N比为31.45条件下进行八角提油下脚料、甘蔗滤泥、桐麸的联合高温好氧堆肥,堆制21 d和26 d时,三种腐熟度指标未全部显示堆肥腐熟;堆制31 d时,C/N比为18.55,T值为0.59(小于0.6),发芽指数GI为93.7%(大于80%)。从温度、发芽指数和C/N比三个指标均可认为堆肥已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柯萨奇病毒B3病毒(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Fas/FasL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TP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作为动物模型,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和TP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三组腹腔注射CVB3,利巴韦林组和TP组小鼠分别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小鼠存活率及心肌病变积分,采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心肌无病变,利巴韦林组、TP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鲜见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利巴韦林组和TP组凋亡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组Fas/FasL表达比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组利巴韦林组和TP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具有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的表达,减缓心肌细胞凋亡,达到抑制病毒性心肌炎从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P—CWS对小鼠肺腺癌的抗瘤效应,并通过Winn试验及一系列Mφ细胞毒功能的检测,对P—CWS的抗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WS对小鼠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肺部转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经P—CWS激活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能抑制肿瘤的发生,且杀瘤活性明显增强,体外研究发现,P—CWS为一有效的Mφ活化因子,可使Mφ的吞噬、Mφ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功能及增殖抑制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的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分层采集稻田土壤剖面样品,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常耕CT、免耕NT、稻草还田常耕CTS、稻草还田免耕NTS)、不同土层稻田土壤的氮素(N)形态及氮素转化菌特征.结果表明:在N素转化菌方面,水稻整个生育期0~5 cm土层氨化细菌的数量以NTS处理最多;0~5 cm和5~12 cm土层亚硝化细菌数量CT处理高于NT处理,12~20 cm土层则相反;NTS较CTS处理降低了0~20 cm土层的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NT处理较CT处理提高了0~5 cm土层的嫌气性固氮菌数量.在N素形态方面,水稻整个生育期NT处理碱解N和全N较集中分布在0~5 cm土层,明显高于CT处理,而5~12 cm和12~20 cm土层比CT处理低;12~20 cm土层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NT与CT处理差异不显著,而NTS处理0~20 cm土层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所提高.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铵态氮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正相关程度最高,而碱解氮与嫌气性固氮菌正相关程度最高,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土层氮素转化菌数量与不同形态N含量,NTS更有利于稻田氮素供应与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