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vrA基因对SOS显色法检测遗传毒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OS显色法对45种化学物质(包括致癌物质、抗癌药物、赫基衍生物、代谢抑制物、食品添加剂和含铬废水)进行遗传毒性检测。分别用大肠杆菌的uvrA-菌株PQ37和uvrA+菌株GC 4415作为测试菌株以考察uvr A 基因对SOS显色法检测遗传毒性灵敏度的影响。带有uvrA 突变的菌株PQ37比较灵敏,不带uvrA突变的菌株GC 4415测不出消癌芥、吖啶黄和SIPI系列化台物的遗传毒性。但在实验中也观察到某些化合物诸如丝裂霉素c、嘹啶酮酸、甲氨喋呤、5一氟尿嘧啶和5一溴脱氧尿苷等诱导菌株PQ37的SOS应答的能力匣而低。已知某些化学物质诱导SOS应答的能力部分取决于uvrA基因产物的存在,因此应使用带有uvrA突变和不带uvrA突变的菌株来进行SOS的显色测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硫酸二乙酯诱变,选得一株抗苯乙醇的温度敏感突变型FD2003,并测定了它的DNA和蛋白质合成,对氨基酸、碱基、结晶紫和6-氨基青霉素烷酸的通透性变化,以及对各种抗菌素敏感性的变化。根据这些测定结果,判断这是一个影响外膜的突变型。突变型对3种外膜蛋白专一性噬菌体都变为不敏感,而这3种噬菌体的受体蛋白已经知道由两个基因编码。根据这一事实可以认为,这是一个调节膜蛋白合成或控制膜蛋白装配的基因突变型。从它的位置来看,这是一个未经报道的基因,我们称之为ompD。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的一株抗苯乙醇的dnaB突变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硫酸二乙酯诱变,选得一株抗苯乙醇的DNA复制突变型FD105。从温度和氨基酸饥饿对DNA残余合成的影响,以及在限制温度中噬菌体增殖情况可以看到,FD105是DNA复制链延长突变型。我们证实了温度敏感和苯乙醇抗性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这一基因被定位在dnaB座位。已有的研究表明苯乙醇的作用部位是细胞膜,链延长dnaB突变型同时抗苯乙醇,这是链延长与膜有关的一个旁证。  相似文献   
4.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是一个尚未被严格定义的种,它几乎包括芽孢杆菌属内所有能在65℃以上生长的细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151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9种酶(G6PDH、LDH、MDH、IDH、AlaDH、LeuDH、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酯酶)的酶谱进行测定分析。根据其酶谱的差异,可将151株菌株分成两个类型。两型之间8个酶的13或14个基因产物的相异度约为91.8%,两型间的标准遗传距离是2.55。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细菌也许可以被看作为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前文中报道由整合的F'质粒所发动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复制依赖于recA基因。本文报道有关recA、recB、recC以及lexA等在染色体复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说明,recA基因通过同源重组途径而不是通过SOS途径参与复制,而且recA基因和Chi热点无关。实验结果还说明,RecBC酶的依赖于ATP的双链DNA外切核酸酶活性和recA基因的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接合转移,把F1、F11、P、W、X、Ⅰ型的14种质粒分别引入大肠杆菌复制发动突变型dnaP 18,发现只有Ⅰ型质粒R144对于dnaP18具有抑制作用,消阻遏质粒R144 drd3的抑制能力高于质粒R144约一万倍而达到完全的抑制。以下事实说明R144 drd3并不通过整合到dnaP18细菌的染色体上而带来对于dnaP18的抑制:(1)dnaP18(R144drd3)细菌的染色体标记的转移频率在10~(-7)以下,而其质粒标记Km~R的转移频率约10~(-1);(2)这些菌株的DNA抽提物的电泳图谱和电子显微镜照相都说明质粒DNA的存在。 用带有质粒R144 drd3的E.coli作为供体,用E.coli dnaP18菌株作为受体,通过噬菌体P1转导得到的两种Km~R转导子中一种能在42℃形成菌落,而另一种则不能;将转座子Tn10转座到R144drd3上以后,同样使受体成为能在42℃形成菌落或不能形成菌落两类。这些结果表明,质粒R144drd3上存在着与dnaP18抑制有关的特定区域或基因。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K-12的温度敏感复制发动缺陷突变(dnaA46)菌株LC381不能在42℃中进行染色体复制。在42℃中选取R6K质粒整合抑制菌株,用标记频率测定法测得这一菌株在30℃中染色体复制从正常的复制起点起始,在42℃中则从另外三个起点起始,其中两个曾见报道,把重组突变recA56引入这一菌株,发现由接近正常复制起点起始的染色体复制不受recA突变的影响,由接近正常复制终点起始的染色体复制则受到阻碍,说明由这一位置起始的染色体复制依赖于recA基因。这一实验结果和我们的其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8.
9.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BR322作为克隆载体,从嗜热指肪芽孢杆菌658染色体上克隆了两个a-淀粉酶同功酶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5.4kb和9kb的两个HiND酶切片段上。带有这两个基因的两个大肠杆菌克隆株所产生的a-淀粉酶活力在不同程度上比原来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658菌株的活力高,除了它们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相同外,它们的酶活力、耐热性、分泌性、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pPL703的衍生质粒pPGV5为载体,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U21总DNA的Sau 3A酶切产物中得到1个0.54kb的启动子片段,它能促进载体上的无启动子的cat-86基因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这一片段以正、反向插入pPGV5载体,都能使重组质粒转化CU21原生质体的效率提高10~(?)至10(?)倍。Southern杂交实验表明,这一启动子片段与Imanaka等报道的来自CU21中的隐蔽性质粒pBS02的能提高转化效率的1.6kb Eco RI片段是同源的。利用所得到的0.54kb Sau 3A片段构建了新的启动子克隆载体pFDC4和表达型载体pFDC11,二者都能以很高的效率转化CU21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