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夜蛾科为鳞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科,据胡经甫氏(1938)中国昆虫名录所载共356属,氏主要根据Warren等(见Seitz,1914,1938)及Prout(1929)氏的著作,遗漏颇多,且有重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中国北方相似地域大豆产地的溯源特性指标,以提高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在大豆产地溯源方面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来自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5个主要大豆主产省区的159份大豆样品中12种矿物元素(Mg、Al、P、K、Ca、Mn、Fe、Ni、Cu、Zn、Rb、Sr)的含量。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大豆产地进行初步分类,但除黑龙江外,其他产地并不能进行良好地区分,进一步利用多层感知器建立产地分类模型。训练子集、测试子集和保持子集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0%、92.3%和94.4%,可有效地对中国北方地区5个产地进行分类。结论:本研究可为我国大豆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4.
双翅目舞虻科(Empididae)的螳舞虻属Hemerodromia Meigen的昆虫为微小的种类,体长2mm左右,一般呈黄色。头部复眼发达,仅在额区接近,单眼3个;触角3节,触角芒较短,短于触角第3节。胸部隆起不显著,胸鬃不发达;前足捕捉式,基节特别延伸,与腿节略等长。翅一般白色透明,无明显的翅痣,肩横脉不存在,且盘室消失,R_(4+5)分叉。  相似文献   
5.
比栉大蚊属Pselliophora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大蚊科(Tipulidae),Osten Sacken(1886)建立,模式种:P.laeta(Fabricius)。属征:体中型,黄色或绒黑色;头部前伸成“喙”状,复眼一对,很发达,无单眼,触角雌雄异形,雄蚊栉状,第一鞭节无侧支、端部具一钝突,第2至10鞭节基部和端部各具一对侧支,上下侧支大致等长,此乃属的重要识别特征,雌蚊类似念珠状;胸部很发达、较隆起,中胸背板具明显  相似文献   
6.
现代酵母菌分类鉴定方法与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中国平脉树螽属五新种记述:直翅目:螽斯科:树螽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中国平脉树螽属5个新种。每个新种皆有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形态特征图。所有模式标本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乙丑话虫牛     
<正> 《甲子话虫鼠》在昆虫知识(1984(1):40—42)刊登后,感谢一些朋友鼓励我写下去;同时又指出我把“前2个甲子(1864)”误写成“光绪元年”,应更正为“同治三年“。自己又检查出“前43个甲子(公元前586)”应为“597”,而此年并无蝗灾记载,故应删除;至于“推到前60个甲子(公元前1617)”的提法,严格地说也欠妥,因以天干与地支组合纪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四年后逢第一个甲子年(公元前837),故至今仅有48个甲子年。 乙丑年来谈论昆虫与牛,是不愁没有素材的,应注意的却是莫犯“吹“嫌。  相似文献   
9.
为害蘑菇的厉眼蕈蚊六新种(双翅目:眼蕈蚊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的眼蕈蚊科(Sciaridae)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幼虫常为害大田和园艺作物的地下部分,例如韭菜蛆(韭莱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等)是韭菜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温室和家庭栽种的植物及花卉也经常有眼蕈蚊为害,天然的和栽培的蘑菇更是它的主要滋生场所,是国际公认的重要食用菌害虫。  相似文献   
10.
木耳狭腹眼蕈蚊新种记述(双翅目:眼蕈蚊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耳(黑木耳)的营养丰富,不仅是美味的食品,在医疗上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疼等功能,也是矿工、纺织工和理发师的保健食品。 为害木耳及其段木的害虫很多,本文记述一种眼蕈蚊科(Sciaridae)的新害虫,是1977年与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组娄隆后教授到北京市怀柔县考察木耳人工栽培基地时采得的,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